那位姓吕的,横眉倒竖,怒道:“胡说八道,我都瞧见你们村到处绿油油的一片,没米吃不会吃菜啊?总归是不会饿死的。” 后门外的刘稻香听后,心中肝火直冒,瞎子都知道,今年这样的光景,能混个水饱保住性命就不错,哪里还有多余的粮来交公粮。 又听得里头的里正解释道:“后头那些个是红薯,都算不得正经粮食的。” 那姓吕的白眼一翻,说道:“我说黄里正,你是哄着我玩儿么?忒么你管的这几个村还有不少口粮,怎么会没粮交公?再说了,没粮,用钱也行。” 刘稻香在外头闻言气得差点一个倒仰,没粮拿钱也行...... 尼妹哦,都快饿死了,家里穷徒四壁,哪里来的钱财交税? 这时,一位官差在那姓吕的身侧耳语,过后,便见这姓吕的眼珠子滴溜溜的直转,又道:“我说黄里正,你可别跟我说,三十里村拿不出钱顶公粮?” 原来是有备而来,刘稻香眼里的煞气一闪而过,太贪得无厌了! 里正心里一咯噔,顿觉不好! “这,不知是谁瞎说,当不得真,咱们村都是些老实巴交的泥腿子,家里都没有过夜的铜板子,哪里有钱拿来顶公粮。” “嘿嘿,哄谁呢!”那姓吕的笑得很阴险,又道:“你们村不是有很多小绣娘么,听说,日日都去河对岸的秀才老爷家做事,哪里没有余钱顶公粮!” 里正心里很憋屈,那些小姑娘做点绣活贴补家用有错吗? 再说了,这苛捐杂税一年比一年重,要不是这些小姑娘能出去做活赚钱,三十里村村民的日子,只怕越发难捱。 更何况今年遭了灾,家家都指望自家闺女每月领上几百文,拿来养家糊口,如今早稻十之去九,这米粮还不知涨价到什么样,那几百文也不知够不够买一个月的米粮。 再加上刘三贵之前有与他透了音讯,青州遭了灾的地方,多是会减免杂税的,他心中不乐意土牛县的县令不顾民生,强行征收重税。 只是这些小鬼太难缠,若不好言好语,回头,只怕会给他管的这几个村“穿小鞋”。 穿小鞋是这一带的土话,意思是得罪了这些官差,往后,这些人定会寻了机会狠整里正所管的几个村,甚至有可能闹出人命。 今年开春,要不是刘稻香家发话,说是要大量收购红薯,他也不会让自己管的几个村子,或多或少都种了些红薯,原还想着,今年的压力会轻上许多。 哪里会想到,会遭这天灾,而那县令太贪心,依然不肯减少半点赋税。 里正不想拿钱顶公粮,那位姓吕的出了这么个主意,他便知道这不过是县令的意思。 只怕是打着能刮多少是多少的主意。 但若不交,这位县令还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挪窝,到时候为难的,还是他手下管的这几个村子。(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