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觉得你四叔怎么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这一次特意带朱雄英过来,就是让他好好看一看,大明朝最真实的一面。   他知道,这孩子有心气,而且也有能力,但就是有时候,想法太过于冒进。   太迫切的去想要改变大明一些不好的东西。   就像对待倭寇的这个问题上,朱元璋认为解决掉沿海的倭寇就可以了,但是他知道他大孙是想要把整个倭国给灭掉的。   还有商业的问题,他们也许已经探讨过好多次,但是他知道他大孙并没有打算放弃在商业上的发展。   如果有一天自己撒手人寰了,这臭小子绝对要翻天。   成为皇帝,那就意味着一言九鼎。   每一个抉择,都关乎着天下万民的生死,如果肆意妄为的话,恐怕会一不小心酿成大祸。   所以朱元璋必须让朱雄英见识到真正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样的抉择是对百姓们有利的,什么样的抉择会伤害到百姓,他希望朱雄英能够想清楚这些。   好大喜功。   这几乎可以说是每一代有雄心壮志的帝王的通病。   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可以说是做得最好的。   他是从马上得到的天下,铁血洪武,但在得到天下以后,他却把重心放到了恢复大明的稳定上来,用兵非常的谨慎,甚至列出了不征之国,怕的就是穷兵黩武,伤害国本。   就比如后来的朱棣,他就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帝王。   三征漠北,七下西洋,编撰永乐大典,虽然取得了不凡的功绩,但同样耗费了巨额的国力民力,如果不是胖子朱高炽尽心尽力的帮他打理后方,大明不知被他耗费得成什么样?   朱元璋显然也意识到这些问题,所以他在皇明祖训中谆谆教导,谨出入,慎国政,希望他的儿孙们,能以朱家的江山为重,以大明的百姓为重。   朱雄英的许多提议让他惊喜,但是有一些又过于大胆,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大孙,能够脚踏实地的去分析问题。   而不是拍脑门,今天要开茶马互市,明天要扶持商业。   朱雄英又何尝不知道老爷子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许多后世的想法,即使在这个时代最智慧的人看来,也是惊世骇俗的。   他有好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只有真正适应这个时代,那才是好的。   历史上的革新者,其实并不在少数。   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戊戌变法,但真正能够成功的又有哪一个?   所以作为一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他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前往聚宝山庄子的马车上。   朱元璋看着思索的朱雄英,笑道:“大孙,那些大臣们,特别是那些个文臣,常常是迂腐不化,咱看得出来,你的许多想法,都极有可能和他们相左,到那时候,你就要懂得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   “就拿咱来说,咱当初要把孟子请出(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