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 自己也封王了? 朱允炆宛遭五雷轰顶,一脸的愕然,脸上的惊讶想要藏都藏不住。 而且…… 寿王? 这是什么?! 淮王尊贵,这明眼人都能听得出来,但是寿王,毫无说法啊! 他是庶子出身没错,但他母亲如今是太子妃,也就是说,他的身份也应该随之改变,自己也有资格成为皇储。 但是如今皇爷爷先封了朱允熥淮王,然后再封自己寿王? 为什么? 为什么? 就算不被立为皇储,他怎么会比朱允熥差? 一个他以前都不用正眼看的臭弟弟,怎么忽然之间就爬到自己头上来了? 朱允炆想不明白,也不甘心。 论学识,论长相,论孝心,他样样都甩朱允熥几条街。 但是…… 皇爷爷,孙儿到底做错了什么?您要这样对孙儿! 孙儿只是寿王,而他,他却是尊贵的淮王! 难道孙儿这么些年的努力,这么些年的孝心,终究还是敌不过一个嫡字吗? 就在朱允炆脑海中天人交战的时候,黄子澄忍不住了,连忙轻声提醒:“殿下,还不谢恩?” 朱允炆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拜倒在地。 “臣,谢主隆恩!”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刚刚朱允炆的表情自然是逃不过他的眼睛。 大孙雄英没出现之前,他确实有考虑过朱允炆。 一来朱允炆表现出来的性格,多少有些像故去的太子,自幼聪明,又极其孝顺,特别是孝顺这一点,深受他的赏识。 二来老三朱允熥的外家实在是过于强势,母亲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的外甥女,如果朱允熥上位,很有可能是常家和蓝玉把持朝政,允熥又年轻,到那时候这个江山姓什么还真的不好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大孙雄英回来了,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而且,随着他心意的改变,他也渐渐的发现,朱允炆的孝心变质了…… …… 两位皇孙封王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所有大臣都是震惊不已。 只有寥寥几个知道内情的人,知道老皇爷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他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储君人选,故而进行分封。 颖国公府。 得到消息的傅友德心中高兴,忍不住拿出从大通街那里买来的好酒,和登门拜访的冯胜小酌两杯。 若是在几个月前,冯胜是不敢贸然登门的。 因为太子薨逝不久,他的女婿周王朱橚就曾秘密造访他这个老丈人,却被皇上知道了,后来就被皇上叫到宫里好好的叙了一番旧。 一番叙旧下来,冯胜的衣裳全都湿透了。 他如何不知道,太子新去而皇孙年幼,皇上是害怕自己和周王之间存在着危险的军事联盟。 从那以后,冯胜便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一直呆在凤阳的宅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定期上京朝见。 直到前不久,(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