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春节,没有几个人过的舒心的。 整个京师乃至大明上下,普通百姓们过的很开心。 然而只要是读书人,都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没有人对这个年上心多少,他们甚至隐隐预感到了可能发生的巨变。 上一次的经筵辩讲,是玉螭虎对阵刘大夏。 其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只知道那次经筵辩讲之后国朝的变动剧烈。 陛下从对翰林院、都察院稍微有些支持,到彻底的无视直接表象化。 内阁诸部原本对于玉螭虎,多数是持中立态度。 也是那次经筵辩讲之后,他们几乎是全力在支持玉螭虎的提议。 军部被弘治皇帝亲自统领,内阁原本的太子太师、太傅再没有干涉张小公爷对太子教习的问题。 所有人都很好奇,当年的那场经筵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知情者无一不讳莫如深,丝毫不敢提及。 而这一次……经筵辩讲,又是张小公爷闹起来的。 那么这次经筵辩讲之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最重要的是,此番经筵辩讲之后对于他们来说又会有什么利好消息?! 就这样,时间一点点的挪移到了开春。 当大明上下的举子们抵达京师的时候,无论是之前来过的还是第一到的全都愕然。 巨大的城墙一眼望不到边际,城墙上的巨大的石块儿、城头上的巨大火炮。 还有那些身着黑甲“咔咔咔……”在城头上不间断巡视的军卒,让所有人目眩神晕。 崭新的石块直道极为宽阔,边上有身着衙役袍子的汉子在管着来往车辆。 “诸位老爷们,需照着标识走哈!若是错了,可得罚银子的!” 眼见那些个勋贵子弟模样的、官宦人家模样的,都老老实实的照着车道走。 这些外来的举子哪里敢造次?!赶紧躬身谢过,然后跟着马车一并前行。 贡院中熙熙攘攘的挤满了前来参加此科的举子,互相熟悉的见礼后笑呵呵到一边密谈。 所有人都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也期盼着那场巨大的经筵辩…… 这一场春闱原本是国之盛事,然而现在却似乎沦落到了次等模样。 或许也是因为玉螭虎对它的改变,这不再是三年一场的盛会了。 变成一年一次不止,还有其他诸部的录科出路。 当大家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时候,科举的氛围无疑轻松了许多。 惯例的封贡院、开科,更快捷的考完后批改卷章。 程敏政的期限已经过了,国朝为了恢复他的名誉让他重新担任了此次科举的出题。 为了这事儿老程感激的给弘治皇帝磕了好些个响头,对内阁连连作揖不已。 这年月里,名声对于一个人太重要了。 老程活了大半辈子,差点儿就在唐伯虎这事儿上栽了。 历史上老程出狱后忧愤相加最终病死,也与这种情况有关系。 但(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