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达低着头,盘算了一下。 这才低声道“诚公,若是春闱前倒是可以做到……” “只是要完全的话,恐怕还是有些困难。” 张诚眯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 “咱家也知道这事儿太急迫了,可时间不等人啊……” 其实老张确实也是没辙了,眼见他掏出一封信来递给了李福达。 李福达恭敬的双手将这封信接过去,打开来看了一遍。 心里也不由得叹气,难怪张诚会如此着急。 那位脾气不小的玉螭虎在京师又炸了,这回直接强怼了弘文注释院一大票人。 这都还不止,甚至纵马入弘文注释院打人了都。 那边闹大了之后,江南地区亦随之风声鹤唳。 诸家学派可有不少徒子徒孙们,都在这金陵、江南一带的。 这一番庭辩可是危及到自家学派,身家命脉之事啊! 他们的老师入驻弘文注释院的时候,这些个士子们可都弹冠相庆呢。 毕竟自己的恩师出注释,那自己的理解不是比别的士子们更深么?! 作为范本的话,将来考科举岂非比别人有着更大的优势?! 然而这一波瞬间让他们的心提起来了,于是这些人也开始了自己的动作…… “他们这是要串联造反啊!!” 当翻到了这封信的后一页,李福达直接倒吸一口凉气! 上次张小公爷在江南桃花庵里那一波,打掉了半数以上的江南士子。 同时使得金陵国子监一蹶不振,许多士子愤愤不平却又无可奈何。 后来小公爷提议下各部录取举子之事宜,收益者亦多为北方士子。 南方士子竞争激烈,能够考到秀才的不少。 可能成为举人的却没有那么多,底层的活儿他们又不肯去伺弄。 比如庠序教谕部的社学教谕之责,他们是不肯屈就的。 所以他们不觉着自己欠那位张小公爷什么,反而是因为桃花庵事件心里堵着一口气。 哪怕是有些不同的声音,也不敢轻易发出来。 生怕被当作异类排挤。 而这些个士子们是不可能跟张小公爷抗衡的,跑京师去那是作死。 于是平日里其实只能暗戳戳的搞诗会的时候,骂上那么几句。 然而报告里提到的情况,却完全改变了这个状态。 “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已经开始串谋了……” 张诚点了点头,对着李福达轻声道“悔迟,你需要把白莲的人都找出来!” 说着,张诚摸出了一个卷宗递给了李福达。 他信得过李福达,原因是汪直的密信。 “悔迟此人已然归国朝矣,当是可用。” 有了汪直这句话,张诚才敢放心的把李福达安排上。 汪直是啥人张诚心里可清楚的很,能够在宪宗朝后期全身而退。 还能够在弘治皇帝即位后,再归京师的……那能是傻子么?! “只怕扫的不够干净……” 李福达沉吟了会儿,对着张诚作(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