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何发行,张小公爷自然是早有自己的打算了。 为何要重整货殖总会?!还在各个省份里开设,把那些个不和谐的和谐一下。 已经和谐的就统管起来,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这一方面可以加强帝国、各布政使延伸到下层的管理,另一个则是有利于国朝资政的推广。 比如现在这个钱币的推广,就需要有下面的货殖总会馆来协助才行。 有着京师、黔州、粤北三个地方的货殖总会馆在推广,到时候逐步蔓延开来。 自然而然的就会取代旧的铜钱,全部换做了新钱。 御书房里,弘治皇帝和内阁诸部的大佬们啧啧称奇。 对于铜钱私铸的问题其实他们也很头疼,但这牵涉到了方方面面。 而且帝国铸钱很多时候这是亏损的行为,几乎是铸一批亏一批。 怎么铸怎么不够用,更惨的是现在大明的情况。 因为大明的足够强盛导致的是周边的属国,通用货币全部都是大明铜钱。 这使得本来在大明自己就都不够用的铜钱,还得负责周边属国的交易。 按说这算是好事儿罢,可钱不够用、私铸发达、又收不上税这就要了亲命。 整个大明所有的官员从布政使司到内阁,是没有一人对于大明的经济体量有概念的。 他们顶多是觉着大明好大、大明真大,大明好牛批! 然而整个大明的经济体量有多大…… 他们就没这个概念啊! “太子打算如何推广这新币呢?!” 包括弘治皇帝在内的内阁、诸部大佬们,听完了熊孩子上窜下跳的演讲后对于新币有了一个概念。 这比从前铸币火耗少了五成,而且其他人无法私铸。 都说到这程度了,他们还有啥好说的?! “推广方面,自然是不成问题的!” 有着张小公爷的指点,熊孩子此刻信心满满。 “一则先立‘大明帝国皇家银号’,专事回收旧币、统计铸造新币并予以发行!” 便见得熊孩子笑呵呵的道“各行省货殖总会馆,则负责代理回收旧币、兑换新币之职!” “交易兑换由他们执行,回收后的旧币除去一部分铸炮之外还可再重新铸成新币发行……” 熊孩子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铸造权肯定是归“大明帝国皇家银号”的。 但分销推广却可以通过下面的货殖总会馆来进行,有着三个省的货值总会馆在推行。 尤其是粤北那边,他们现在的商贸不可谓不盛啊! 借由他们的渠道直接推出去,由他们来力主自然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至于他们敢玩猫腻、不卖力……没事儿,帝国还缺很多人修路的。 同时户部还会开始计算,日后各省缴纳税赋可以用新币、粮食抵扣。 这样一来将会极大的提高新币的推广力,而弘治皇帝则是叹气表示宝钞会逐渐废止。 当然,这件事儿要从长计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