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退了文杰几人,张小公爷他们才开始狼吞虎咽的吃起东西来。 三两下的吃的酒足饭饱,泡上了茶这才开始叙话。 “便趁此时机,将晋阳等诸卫所的兵权尽数收回为好……” 张小公爷低着头,轻声道。 老戴义的筷子闻言不由得停驻了一下,缓缓的抬起头望着张小公爷竖起了大拇指。 “不愧为陛下所赞‘玉螭虎’,这一层咱家怎么就没想到啊!” 边上的张诚亦是砸吧着嘴,嘿嘿的笑着道:“此着……甚妙!” 这俩都是人精了,张小公爷一说他们瞬间就明白张小公爷的意思是什么了。 火筛叩关,九边诸卫所表现的极为差劲儿。 尤其是宁夏卫,居然还跟火筛勾结在一起了。 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现在好几个卫所已经被军部直接接手。 所有的军卒都在重新整训,未通过考核者直接会被剔除出军伍。 同时还以民籍,并派原本的屯田与他们耕作。 每年只需按照国朝的三十税一缴纳便可,倒是松快了不少。 可国防军的待遇好啊,从前在卫所那得被小旗、总旗、百户千户欺压。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现在不一样了啊! 现在相当于那是竞争上岗,而且哪怕是列卒也能混到几斗米粮。 也因为这个政策,于是大量原本的隐户也出来登记了。 毕竟没有户籍在这个时代是寸步难行啊,很多时候都是些许行商去跟他们买东西。 全都是把价格压的极低,甚至可能半数产出只能是换些许盐巴而已。 哪怕是这样,他们很多时候也只能是忍了。 他们没法进城的,地方有时候需要政绩他们还得被当作“匪徒”给直接剿灭了。 虽然确实他们有时候,也会兼职匪徒。 现在能有民籍而且不追究他们逃卒的问题,这就让他们很欣喜了。 还能分配田亩,这就更惊喜了。 当然,他们因为曾经是逃卒所以回到军伍的资格就被剥夺了。 甚至子女入庠的资格,也在内阁的坚持下一并剥夺。 可以入社学,但三代内不得考科举。 晋阳卫当时的表现也极为不堪,张寅其实就是借着上次张小公爷的事件才上位的。 因为上次鞑靼叩关时,晋阳卫那拙劣的表现导致晋阳卫指挥使被撤职。 而这次晋阳卫的表现也是一言难尽,借此机会军部当然可以撤掉晋阳卫。 当然,指挥使、千户百户这些不会被撤职。 比如宁夏卫和另外些许的被国防军接替的边关卫所,他们原本的千户、百户就被调往京师。 目前帝国皇家军官学校内就学,如果无法顺利毕业的话就只能是被派去担任闲职。 而且子嗣是无法继承的,相当于彻底断了军伍的路子。 合格的,会被派往粤北、黔州等地填充进当地的国防军队伍中打散充任基层校尉。 张小公爷提出的这(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