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京师波澜熊孩子,弄潮从来无侥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哗啦~哗啦~”海浪扑在战船上,激荡起片片雪白的浪花。   五千料的大船除了地方足够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稳!   风浪之下其他海船会稍微晃悠的有点儿大,越小的船晃的越厉害。   大船也得加上压舱石,这才能保证在海上的平稳。   当然,现在张小公爷的这艘不用压舱石。   成箱的金锭、各式珍宝,足够做压舱石了。   最为贵重的珍宝,自然是要装载在这艘战座船上的。   而为了押送这批缴获,戚景通不惜调动了水师一半以上的战船。   可以说,这一波相当于是押上了水师最强的作战力量。   张小公爷站在了船头,望着片片海浪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身后的妙安小姐姐有些心疼的让姬武将们把幕幔拿过来些,遮住暴晒下来的烈阳。   服部两位小姐姐,则是用矮塌端坐在边上垂首伺候着。   张小公爷则是捏着手里的信,满脸的无奈。   信是唐伯虎和徐经来的,这俩在信里就差哭了。   恩师啊!您再不回来,弟子们可就要完了!   太子……太子殿下他疯了啊!   规划图上这位爷二话不说先把新皇城修起来了,修起来就罢了可空城如何住人?!   皇城自然得须皇城迹象,可咱这位太子爷那几乎是随着自己性子来。   工部那边过来找茬儿不是一两回了,主要是逾制的问题。   逾制不仅仅是说用度超过自己本身地位,才能叫“逾制”。   达不到的也叫“逾制”。   千百年来皇朝更迭,华夏一脉传承下虽然各王朝有所不同。   但在建筑等级上的划分,还是极为分明的。   大明则是在建国之初,即对亲王以下的各级官民的宅第有着明确的制度。   这包括了整个宅邸的规模、形制、装饰……等等,全都给你写的详细无比。   比如《明会典》里面就载:公侯者,前厅七间或五间,中堂七间,后堂七间。   官一品、二品者,厅堂五间九架。   官三品至五品者,后堂五间七架。   官六品至九品者,则厅堂三间七架。   而庶民的正厅,则不得超过三间五架。   然后包括了屋檐、鸱吻,这些全都有着形制的要求。   来信的字里行间中,张小公爷仿佛看到了自己那位弟子的苦瓜脸。   没了他的压制、弘治皇帝又忙于朝中事物,于是熊孩子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今儿扑腾一下铁轨,赶着工匠们改进铁轨的光滑度、车轮与铁轨的契合等。   明儿突然想起火炮,又溜达去铸炮厂鼓捣一阵子。   他的鼓捣到也出现了些许成果,比如开花弹就鼓捣出来了。   然后还盯着新皇城的营造事宜,考虑到了防护和火灾的问题进行了大面积改动。   人都说智障儿童欢乐多,这聪慧的熊孩子欢乐更尼玛多。   尤其这熊孩子还经过了张小公爷的熏陶,同时又手握重权。   又(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