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有些人脑子灵心眼儿活,或者说是善于观察和琢磨,能够跟上时代的变化和步伐。 当然,在封建社会就是要体察上意。这个上意,可以说成是皇帝的喜好和心理,也可以说成是朝廷的政策变化。 历史上,抓住这样机会,一飞冲天的并不在少数。说是投其所好也罢,说是适应潮流也好,这种人也不好说是绝对的好坏, 吴用先的这个远房亲戚也算是个读书人,介于学霸和学渣之间。作个教私塾的先生是满够格,可要科举登科,却是基本无望。 但人家看到了机会,就是皇帝所推行的吏转官。尽管这个制度以前也有,但却要求极严,难度极大。 而朝廷在这几年时间里不断加大规模,吏转官的难度大降低,人数则大大增加,似乎有逐渐与科举仕途分庭抗礼的趋势。 当然,这两种官的性质不同,一种是考上的,一种是熬上去的。 可你既然考不上,那就用时间来弥补。先入衙门做个小吏,不犯错的话,干上两三年就可以参加转官考核,合格的话照样能穿上官服。 而且,现在的吏在待遇上也有所提高,皇帝简拔的几个也很有榜样的作用。打破了胥吏无上升空间的传统,也很有助于胥吏的廉洁,除非你不想当官晋升。 所以,这个远房亲戚便想走“熬”官的道路。先跟着吴用先作个长随,然后在衙门里谋个差使,有了吏的身份,再向官这个阶层攀登。 科举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大多数的读书人都要被淘汰下来。吏转官这个制度的完善,等于是又给了这些落第者一次机会。 而在皇帝的定义中,官是公务员,吏是合同制,干活儿最多最累的,却恰恰是合同工。 在后世还给合同工转正的机会呢,没有希望,谁肯卖力呀? 吴用先并不是完全了解皇帝的心思,对这个远亲也不好安排,沉吟良久,才对夫人说道:“待为夫与他谈一下,让他去学院,走正常的途径为吏吧!” 想当胥吏,现在有两条道路,一是地方官员在当地招募,象书案衙役等等;其次则是入学,象吕轻厚吕晓布那样。 而通过入学再分配成为吏员的,很受上官的欢迎。因为他招募的胥吏,若是犯了事儿,多少都有些责任;而朝廷分配的,就追究不到他头上了。 “老爷早些休息。”夫人起身退下,还不忘叮嘱。 吴用先连连点头答应,等夫人一走,他又挑亮蜡烛,继续审阅文件。 皇帝对重建辽东如此重视,正如吴用先所说,是将此地作为“试验区”。 既有试验,若是成功就必然推广,吴用先可以想到皇帝的最终目的可能是整个大明的所有地方。 而且,辽东虽复,建虏犹存,平辽灭奴的目标只能说是达成了一半。按照皇帝的性格,怎么可能放弃? 要继续(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