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天启八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政,在这几年频繁出现。虽然还没有特别巨大的更改,但从老百姓到官吏,从商贾士绅到读书人,却都能感受到关系自身的变化。   响应朝廷政令,因教书育人而成为生员的吕洛才;因工作认真而吏转官,不断晋升的黎正东,只是大明众生的一个缩影。   大明的变化,在几年的时间里,由京师至地方,再到偏远地方,数年之内已波及到全国各地。   而这些变化还只是人为造成的,由皇权推出,在严刑酷法的监督压迫下向全国施行。   除了人为的,天灾,也就是皇帝所预言的大灾害,迈着沉重的脚步进入大明,陕西首当其冲。   天启七年,陕西(时属延安府)大旱,到第二年开春,依然没有缓解的迹象,陕北受灾最重。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今春仍未降甘霖,灾区百姓已采山间蓬草而食……“   已经是天启八年了,朕的性命应是无忧。辽东已平,大灾害又临,大明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皇帝听着官员的奏报,知道小冰河期的考验终于到了。尽管现在只是陕西局部,但很快就会扩大到全陕。   陕西、河南、直隶、山东,甚至于江南也会受到影响,至少要二十年,小冰河期的高峰才会过去。   而历史上不用二十年,崇祯十七年就完蛋了,大明亡了啊!   “有灾便赈,只是陕西局部,还不是全陕,更不是全北方,如何就要百姓采蓬草而食?”   皇帝面色阴沉,心中的不悦并不掩饰,眼中射出冷意,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大灾害的来临,朕早有预言,对各省也有旨意,要他们百般筹措准备。怎么,事到临头,竟然措手不及吗?”   对于大灾害的预言,以及要各省,特别是北方数省全力准备,确实不是最近才下的旨意。   至少也有两三年的时间,囤粮积蓄,运粮接济,皇帝当然不相信大灾害刚到,就要百姓吃蓬草扒树皮。   袁可立沉吟了一下,上前躬身奏道:“启奏万岁,陕西巡抚如实奏报灾情,并不是没有赈灾济民。百姓采蓬草而食,却并无饿馁遍地之景,亦是万岁英明,及早布置的结果。”   看到袁老师禀奏,皇帝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缓缓说道:“既是如此,便善加赈济,勿使我大明子民饥寒交迫,甚至激起民变。”   豁免受灾地区的赋税,这是皇帝最常使用的手段;北方数省的钱粮赋税也不解送京师,而是就地建仓存储,两三年的囤积怎么也能撑上一两年。   就算只能撑上一年,现在还只是局部省份受灾。象河南、直隶、山东等省,还能够就近运粮接济。   所以,皇帝很确定,不会出现历史上赤地千里、乡村无人烟的凄惨景象。   当然,大灾害在陕西和河南持续的时间之长,还是令皇帝感到了压力。   特别是陕西,(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