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逆天换明》已发布,恳请朋友们继续支持。 …………………………………………………………………………………. 气候日渐寒冷,特别是北方,更加明显。这就使得原来能够种植的番薯不再适应,全部改成了土豆。 番薯和土豆的产量是差不多的,但味道却不一样。 为了应对大灾害,哪怕是北方更为严重,南方影响较小。皇帝也是统筹布置,发动举国之力。 南方种植番薯的面积大幅增加,连带着湄公省、海南、东番,也都有硬性的规定。 产量大就是最好的优点,往北方运,作为粮食的补充,这叫以南补北。 老百姓但凡有口地瓜粥喝,饿不死,就不会揭竿而起,社会秩序就能稳定。 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多少王朝却恰恰栽在了这上面,历史上的明朝,也不例外。 张柱子推让了一下,也就收下来,又从车上扛下大麻袋,全是自家种的收的。有花生、土豆、玉米,虽不贵重,却颇显心意。 “虽然天冷了点,可今年收成还好。”张柱子笑着说道:“英子说了,你想要啥,说一声,俺就从家给你拉来。” 阿桃呵呵笑着,不客气地收下,说道:“收成好就行,种地呀,就怕辛苦一年,老天爷偏不赏饭吃。你看我多好,旱涝保收,挣的是钱。” 张柱子嘿嘿笑着点头,心里却并不赞同。 当初英子和阿桃一起打工,返乡时也有过那样的念头,可现在过得挺好,也不觉得如何。 阿桃把张柱子送到门外,又想起件事情来,说道:“你们村里还没有小杂货店吧,要不你们干一个,就从我们这个商铺上货。” 张柱子没马上决定,想了一下说道:“俺回去跟英子商量一下。” “老板有向乡村设店扩展的意思,我在这里也还能说点话,能给你们最低价。”阿桃笑道:“有些商货啊,还能赊着。” “英子应该会乐意。”张柱子点着头,说道:“她闲不住,总想找个活儿干。” “行,那等我过去给我准信儿啊!”阿桃看着张柱子上了马车,挥着手告别。 车轮碾在刚刚冻硬的土路上,发出有节奏的咯吱声。冷风吹在脸上,却挡不住张柱子心中的热。 想到家里的媳妇,还有那个胖小子,张柱子就忍不住露出笑容。 平辽不过两年,变化却是巨大,连张柱子有时想来,都觉得惊讶。 重建是迅速的,人口的恢复也是极快,经历过战乱的辽东,以令人惊诧的速度重现繁荣,甚至超过了战前。 这得益于朝廷所推出的诸项优惠政策,所投入的巨大资源,既让老百姓充满了建设家园的热情,也给了他们创造财富的条件。 谁心里没个账,不趁着优惠政策和减免赋税的两三年使劲干,攒些家底。 张柱子家就又种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