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万众期待之下,一个时辰的考试时间终于过去。 笼罩五人的玄光消散,只见他们逐一站起身来,将试卷封好,交到了太监总管胡玉堂的手中。 胡玉堂捏着五份试卷,点了点头,转身交给了几位大儒。 这几位大儒起身行礼,随后告退。 他们要下去,共同给这五份试卷评分。 为确保公平公正,他们之间会互相监督,确保任何人都不存私心。 毕竟这场宴会事关重大,绝不可能有徇私舞弊的事情发生。 宴会,继续。 只是,除去楚云跟段泽华以外,其他三人都没有心思吃东西。 哪怕面前摆着美味佳肴,他们也下不去手。 为什么? 实在是紧张啊! 他们不断回味着先前的答题,想要找出不完美之处,然而试卷已经交了上去,就算他们想到再好的点子,都没办法修改了,然而又忍不住的去想,只得陷入无尽的纠结之中。 段泽华心情不错,一边吃着点心,一边喝着酒。 他觉得,自己的试卷肯定能够得到高分! 满分不奢求。 最起码也得有九十五分吧? 要知道,文战本身就没有标准,每个大儒都有自己评判的一套,你就算写的再好,也不可能让他们全部给你打满分,所以免不了会扣掉一些分,这很正常。 自己拿下九十五分的话,已经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楚云? 他还想跟自己比? 做梦去吧! 反观楚云,为什么他也吃得这么安心? 在别人眼中,他是破罐子破摔,反正已经没戏了,倒还不如吃好喝好。 这就是差距。 …… …… 大殿内,几位当世大儒先是将封好的试卷交给太监总管胡玉堂,让他以一种特殊的手段将名字涂抹掉,这样的话在批改试卷的时候,便不会加入主观情绪,可以真正做到大公无私。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个趣事。 当年欧阳修批改苏轼试卷的时候,直接被惊为天人。 这世上居然还有这么高的文采? 不过,他并没有给这试卷打最高分。 为什么,因为他猜测如此才华横溢的文章,一定是出于自己徒弟曾巩之手,举贤避亲嘛,自己当然不能给出满分,所以就把这试卷排在了第二位。 然而那一年,我们的苏轼大神,阴差阳错之下屈居第二。 太监总管赵玉堂将名字涂抹之后,随便扫了一眼。 恰好看到楚云的试卷。 写的稀里哗啦,乱七八糟的,这是啥? 人家的试卷,都清秀无比,字迹鲜明。 你这是什么玩意,乱涂乱画? 不过,他没有去深究这是谁的试卷,因为想都想的到。 肯定是楚云的! 那么短的时间,就放下了手中的笔,你说你能写出什么东西来? 将涂抹后的试卷交还给几位大儒之后,太监总管胡玉堂便在门口候着,等待结果的出现。 一共只有五份(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