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偃道:“今年年初,本官曾经发布过一项政令,无论羌汉,鼓励于山间空地,种植葡萄。你们可还记得?现在,本官的新政就是:秋季之时,官府会收购葡萄,两文钱一斤!欢迎大家,将自己收获的葡萄,卖给官府!” “……” 刘偃这第二项新政说出,全场百姓,没什么立刻的反应,鸦雀无声。 为什么? 当然不是觉得,两文钱一斤葡萄酒太少了,而是觉得两文钱一斤太多了。 西凉多得是高山大谷,出名的是地广人稀。葡萄这玩意儿,随便在山上撒几颗种子,来年就能收一大堆。 但是,话说回来,葡萄好吃不顶饿啊! 没什么大用。 而且,极其不耐保存,很容易变坏。 汉寿亭侯,鼓励大家种葡萄,大家就已经很不理解了。怎么?他还要两文钱一斤收?那不是纯属亏本吗? 终于,有羌人的声音响起。m. “官府需要葡萄,我等自然会采摘献上,不用汉寿亭侯出钱啊!” “对,汉寿亭侯对我等有天高地厚之恩,吃我们几串算什么?我们要钱,那还算是个人吗?” “就是您可怜我等辛苦,十斤一文钱,给我们个跑腿费就成。两文钱一斤,我等哪里能收啊?” …… 众羌人众口一词,两文钱一斤葡萄实在太贵太贵!汉寿亭侯对大家这么好,大家决不能在葡萄之事上,坑汉寿亭侯! “诶,你们还担心本官亏本不成?”刘偃哑然失笑,道:“实话告诉你们吧,即便按照两文钱一斤收你们的葡萄,本官也是大赚特赚。” “为什么?” 刘偃道:“因为,本官是用这些葡萄,来制葡萄酒。你们可知,葡萄酒有多贵啊!” “价比黄金!” “拉倒吧,我给你一斤黄金。你给我一斤葡萄酒,你能拿得出来吗?” “我知道!如今在大宛国,大概一斤三两黄金,才能换一斤葡萄酒。在咱们西凉,根本就是有价无市!” …… 人们纷纷应答。 没错,在这个时代,葡萄酒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的贵,价比黄金,价超黄金! 举个例子,就能显示葡萄酒多么珍贵了。 在没有刘偃的历史上,十年后,会有个叫孟佗的人,拿出一份特大号的重礼,贿赂大宦官张让。 这重礼是什么呢? 一斛葡萄酒,以酒买官! 汉代一斛为十斗,一斗为十升,一升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两百毫升。 也就是说,孟佗拿二十六斤葡萄酒,买官成功。 这官职,正是凉州刺史! 再想想刘偃现在的职司,不过是西凉州牧,就明白这二十六斤的分量了。 合着他费尽心机,为皇帝打生打死了那么久,也就值二十斤葡萄酒! 这是二十斤黄金的事儿吗? 两百斤、两千斤黄金都远远不止啊! 葡萄酒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可见一斑! 刘偃道:“好,诸位的(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