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偃道:“没错,封胥就是太平道的卧底。事实上,何止是他啊,当初,陛下所派出的钦使徐奉,也是太平道的卧底!张曼成,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交待交待吧!” “是。” 张曼成既然还有用,刘偃就容他多活了几天。 现在,张曼成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太平道的阴谋述说了一遍。 最后,典军校尉曹操附和道:“没错,我曹操愿以曹家的列祖列宗的荣誉发誓,就是徐奉那贼子,用天子诏书,夺了皇甫中郎将的兵权。请问尚书台诸官,你们可曾附属过,陛下夺皇甫将军兵权的诏书么?” “没……没有啊!” 尚书台诸官,纷纷摇头。 空白诏书,不是那么好造的。 一份正规的圣旨,除了皇帝印玺之外,还得签上尚书台当值官员的名字。比如谁负责起草的这份诏书,谁亲笔书写的这份诏书,谁审核的这份诏书。三个官员的名字和印章都有,再盖上皇帝的玉玺,尚书台留下存档,这份诏书才是朝廷正规的诏书,大汉任何官员都必须遵从。 刘宏发空白诏书,当然不可能有尚书台的官员进行附属。所以,曹操这一问,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天子刘宏伪造空白诏书之事! “天啊,原来我大汉主力全军覆没,是……是这番缘故!” “陛下啊,陛下,您……您……这让微臣怎么说好呢?” “可怜我大汉数万精锐,死的好冤啊!” “非是我大汉将士不忠不勇,而是……哎!悲夫!我大汉啊!” …… 原来,皇帝最宠信的十常侍里面,有两个太平道的歼细! 原来,皇帝不但愚蠢地被太平道的歼细说动,而且极其愚蠢地伪造了空白诏书,葬送了汉军主力! 此时此刻,朝廷官员们面面相觑,哀叹声声。 虽然长久的君臣观念,让他们不至于直接对刘宏不敬,但无论眼神还是话语中,对刘宏充满了鄙夷。 当然了,刘偃就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他朗声道:“刚才,陛下问我刘偃,是不是勾结黄巾军谋反。现在,我刘偃请问陛下。你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弄得八州皆反。你伪造诏书,葬送我汉军主力。若无本侯来援,连大汉的江山社稷都要倾覆!请问陛下,你要谋反吗?” “陛下,你要谋反吗?” “陛下,你要谋反吗?” “陛下,你要谋反吗?” …… 刘偃麾下,五万多大军齐声呼喝,已助刘偃之声威! 没错,就是五万多大军! 刘偃麾下的两万八千凉州军,自然唯刘偃的马首是瞻。 朱儁、孙坚麾下的朝廷军队,此时也是满腔愤懑。 很简单的道理,刘宏给徐奉的是三分空白诏书啊。若无凉州军的刘偃及时赶到。那么,其中一份诏书,给的就是朱儁和孙坚。那被坑的就是这两万五千大军! 好么,我们在前线,(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