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爱卿请起!” 刘偃双手虚扶,道:“其实,朕也是刚到。刚才大殿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朕还真不大清楚。赵韪,你给朕说说吧。” “是。陛下,其实是这么回事儿……” 当即,赵韪越众而出,将这里刚才发生的事情,介绍了一遍。 趁着这个功夫,刘偃麾下的大将典韦、许褚、赵云、张飞等人,一起发力,将刘焉、刘焉的四个儿子、孟获、祝融傲月全部制服,五花大绑起来。 “这样啊……” 刘偃听完了赵韪的介绍,微微点头,道:“刘焉倒行逆施,欲斩为民请命的大汉忠良,绝大多数人能挺身而出,朕心甚慰!少部分人,未能挺身而出,但朕现在心情甚好,也就不追究了。现在,传朕的旨意:尔等……尽皆削职为民,你们可服气?” “吾皇圣明!” “谢陛下宽宏!” “陛下真乃千古仁君也!” “小人惭愧!唯愿后世子孙,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啊!” …… 刚才,刘焉要斩吕凯,在场六十多个益州贵人中有五十多个人进行劝谏,剩下十二个人没有任何表态。 现在,刘偃直接革去了这十二个人的所有职司。 他们不但没有任何怨,反而长松了一口气,高声感谢刘偃的宽宏。 废话,当然得感谢刘偃的宽宏! 这些人跟随刘焉谋反,乃是板上钉钉之事。 因为刘焉的倒行逆施,他们谋反失败,乃至于被朝廷抄家灭族,也是板上钉钉之事! 刘偃只是革去他们的官职,已经大大高出他们的心理预期! 其他人更是喜形于色。 很简单的道理,这十二个人刘偃都轻轻放过,何况刚才挺身而出的他们呢? 果然! 刘偃道:“王累,秦宓!” “微臣在!”秦宓、王累大礼参拜。 刘偃道:“汝二人能在刘焉倒行逆施之际,宁受斧钺之刑也不肯屈服,真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也,应受嘉奖。现在,朕加封你二人为殿中侍御史,为朕拾遗补缺,你们可愿意!” 王累长叹一声,道:“吾刚才已经为刘焉死过一次,什么君臣之恩都还了。现在,微臣愿为陛下效死!” 秦宓道:“其实,吾之所以受好友王商邀请,出仕为益州从事祭酒,是为了益州各地之学子,而不是区区刘焉!刚才仗义执,更是为了益州百姓,而非效忠刘焉!今日,既然圣君相招,微臣理应为圣君效犬马之劳!” 王累和秦宓,品性高洁,淡泊名利,对刘偃的提拔,并没有表现得多么激动,只是郑重表达了效忠之意。 但是,现场其他益州官员,望着他们,眼中已是浓浓的羡慕。 王累和秦宓,原来不过是刘焉的幕僚,秩三百石。俸禄不高,也没多大的权力。 现在可好,直接被刘偃提拔为秩六百石的殿中侍御史! 俸禄增加了一倍不说,权力何止增强(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