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萧何的谋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与萧何的一番交谈,姜忽然想通了很多事情。   去年姜回朝的第一天,赵王偃便召见了姜。先以秦国甘罗的下场提点姜,而后又让姜为春平君副手,统领城防军事务。   赵王的意思,自然是想借姜之手,制衡春平君的权利。   可姜当时并没有领悟赵王偃的意思,反而与春平君交好,主动放弃了执掌城防军。   站在赵王偃的角度来看,一旦让春平君得到姜之助,必然会威胁到赵迁的王位。   所以赵王偃必然要在两人之中打压一人,以此来维护王室的统治地位。   春平君毕竟姓赵,哪怕他有野心,可只要能制衡住春平君的权利,春平君反而会是王室统治赵国的助力。   因此,赵王偃选择了对姜动手。   若是姜当时就领悟了赵王偃的意思,与春平君争夺城防军的权利,只怕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事了。   所以说,若想在朝堂上站得稳,不但要巩固自身的权利地位,还必须有一个势均力敌的政敌才行。   臣子们互相敌对,君王才能坐稳王位。   姜不由想到,从汉朝到清朝,几乎每朝每代都有臣子们在朝堂上争权夺利,尤其是明朝时期的党政,更是导致大明亡国的关键。   可这些人争斗归争斗,但实际上很少有对政敌下死手的时候。   除非皇帝不管事,否则充其量不过是弄倒一些小角色罢了。   死的最惨的那些大臣,不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同僚,而是因为他们得罪了皇帝。又或者做的太过分,弄得天怒人怨。   原来如此!   姜恍然大悟。   皇帝既希望看到朝堂稳固,同时又不希望看到大臣们同心协力。   在皇帝没有发出声音的时候,大臣们要争,甚至要争的面红耳赤。可一旦皇帝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大臣们就要同心协力支持皇帝的意见。   至于萧何。   此刻的萧何,可不是后世位列汉初三杰的一代名相萧何。   现在的萧何,不过是一个不得志的书生罢了。   既无名声,也无任何功绩。   萧何能被姜赏识,耗时四月只为将其召到邯郸,萧何自然不会拒绝为姜效力。   与此同时,萧何更是深深明白,姜现在有多看重他,一旦他拒绝为姜效力,姜杀他之心便有多强烈。   所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还是为了自己未来的前途,萧何都不会拒绝姜的招揽。   想了想,姜忽然问道:“萧何先生,本侯之前与春平君有约,本侯今晚会见春平君,要如何与他说呢?”   萧何闻言笑道:“既然是春平君主动约见侯爷,那侯爷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在属下看来,春平君应是不甘于王位落在赵迁之手,想借侯爷之力,助其夺回赵王之位。”   姜沉思片刻,皱眉道:“春平君如何能确定本侯一定会帮他?”   在姜看来,春平君既然想与自己联手,那就一定有办(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