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旭的思路其实很简单。 无论是特殊材料还是缓冲结构,想要消除冲击力那就必须能彻底承受与吸收掉这股力量。 然而任何材料和结构都是有上限的,此类科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取得突破,石墨烯海绵就已经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了。 但如果换个思路,不去追求吸收冲击力,而是以反作用力逐步将其抵消呢? 就如这个电磁轨道圆环,如果能将遭受的冲击力引入某个循环,接着在循环过程中逐步施加反作用力,再大的力量都能被一点点对冲掉。 这其实还是他从太极拳中得到的灵感。 太极的拳理就是如此,不去正面撼其锋芒,而是四两拨千斤,在顺从中逐渐引导与消解攻击的力道。 只可惜,这个想法刚出口就遭到了周季和沃克他们的无情否决。 就算真能四两拨千斤,那也要你起码有四两力道。 “老大,你这思路太理想化了。 咱们制作的是防御装甲,需要的是彻底将冲击力阻隔在外,否则遭遇巨大冲击时哪怕泄露分毫对于脆弱的人体而言都是致命的。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保证装甲在遭受冲击的第一时间就要将这股力量引导分散进某个独立的循环之中。 无论是采用环形结构还是其他结构,都需要施加相应的力量才能撬动这股冲击力进行偏转。 何况装甲内并没有那么多空间去缓冲转圜,所以需要的还是角度巨大的急转,这样所需施加的力量甚至不会比冲击力本身弱多少。” 沃克直接否决了夏旭的思路。 周季也毫不留情的补了一刀:“如果咱们能瞬间产生足以抵消冲击力的动能,那咱们也不需要这种循环缓冲结构了,甚至直接将这股力量偏移到体外还更容易一点。” 此话一出,几乎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夏旭的这个想法。 如果都能用动能彻底抵消外来冲击力,那还需要循环缓冲结构做什么? 而且有那么大的动能输出,直接将这股冲击偏斜转移出去岂不是更省力与高效? 这都已经不是无法实现了,而是实现了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 夏旭听完两人的话,理清其中的思路后也是如同被泼了盆冷水。 正欲说什么,他却又突然眼神一闪,仿佛想到了什么,话锋陡转的问道:“那如果我们不去引导冲击力呢?” “不去引导?” “那还能怎么样,冲击力撞击在外部装甲上,然后无序扩散呗。” “没错,其中部分冲击力会被外部装甲本身分散吸收,但必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无法被吸收的力量通过装甲扭曲形变或内外层连接处传递进内部,将里面的人活活震死。” 众人对于夏旭这莫名的询问有些不明就里,但还是比较认真的回答了一句。 回答完后,才有人一头雾水的追问:“旭哥你问这是什么意思?咱们不(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