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幽香衬暖阳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该给先生交课业了,大先生上回讲课,让杨九好好练习《鹬蚌相争》的曲目。今儿正好第五日,杨九早早就抱着琴在大先生的书房外面侯着了。   原本第三日就该来了,但又正好是大先生的寿诞,壑府上下忙的不可开交;昨天又赶上先生得去书院教习,就剩到今天了。   大少爷郭齐麟也来了,正好进院子,看杨九在廊下侯着,走近喊了她一声。   杨九对他一笑,问:“今儿不去书院吗。”   “来拿东西。”大林手一背,有些稚气但看着倒是越来越有大先生的风范了,也没有大少爷的架子,“给师父送去。”   大少爷拜在德云书院副院士于先生的门下,是于先生的亲传大弟子。   于先生和大先生是几十年的好友,两人十几岁就认识,一块乘风破浪历经沧桑,创办了德云书院。孩子们私底下亲昵,都管于先生叫“大爷”。   杨九点点头,说着:“替我也给大爷问个好!”   大林没有像平日里和师兄妹们说笑的样子,只是象征性的笑笑。有些出神,也不知道藏着什么事。   这大少爷可不是什么多愁善感的人,有什么学术上的问题,作为大先生的长子,于先生的长徒,他压根没什么好担忧的。别的事,师兄弟之间说一说也就没什么要紧了,突然这副样子,杨九有些奇怪。   “怎么了?什么事儿这是?”   原本不想说,但是杨九一问,大林又觉得问问杨九也不错,开口:“小九…你…知不知道阿陶最近怎么了?”   阿陶就是大先生认的义子,姓陶名阳,字云圣,当年赫赫有名的京剧神童。   陶阳和二爷是当年大先生身边最早的两个孩子,都是天赋极高聪明绝顶的徒弟。一文一乐,德云双英;二爷嗓子确实好,《太平歌词》能相匹敌的也了无几人,但若说到京剧唱功,二爷也得乖乖的给陶阳竖个拇指。   杨九也觉得奇怪,陶阳的性格一向好,不争不抢,不吵不闹,能怎么?问:“陶师兄怎么了?”   “嗨!”大林皱眉一甩头,被杨九说的一声气短,说:“我问你,你问我啊?!”   杨九有些尴尬,吐了吐舌头,说:“挺好的啊,他能有什么事。昨天我还看他来找师父请教呢!”   这不废话嘛。   阿陶来了,咱大少爷能不知道?   “我知道!”大林有些烦闷,皱着眉头懵圈嘀咕:“昨天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就不搭理我。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说着说着,眼睛一闪,有个念头一闪;大林低声问:“你说他是不是让我爹给骂了?”   杨九眼一白,谁像你似得…被师父一骂就紧张兮兮的!再说了,陶阳那种智力,怎么可能会被骂。   “想多了吧你。”杨九叨念着:“昨天我在院子外看见他,脸色好的很!怎么都不像挨骂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