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笙话才说到这里,就有人说了,“陛下开设学院,让大宴子民得以学习修炼之机会当然是好。 可我们都知道,修炼灵力、炼丹、炼器之类的技能是需要大量钱财支持的,那些平民子弟连生存都是问题,如何出的起这高昂的费用?” “就是,而且平民都去修炼了,农田谁来耕种,丝绸布匹谁来织、衣服谁来做……” 在鸿蒙天地,灵修高高在上,可也不是不用吃饭的。 灵修毕竟是少部分,大部分普通人还是要靠耕田织布等基础的生活技能过活的。 而且,这些普通人不仅要靠耕织生活养活自己,还要为那些灵修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 平民都不再做那些活儿,整个大宴都要乱套了。 大臣们群情激昂,仿佛已经预见了大宴乱象丛生的景象。 凤笙却好脾气道:“林大人问的好,灵修再厉害,衣食住行基本问题还是要有人解决。 那么,这就不得不说起陛下规划开设的第二种学院模式了。 大宴是有很多灵修,但也有很多没有灵根的普通人,他们也是我大宴子民,也需要生活。 陛下规划的第二种院校模式便是教这些没有灵根的普通人耕织、烹饪、动物养殖等必须的生活技能。 从而自给自足的同时,养活忙于修炼,不能自给自足的灵修。 让灵修和普通人优势互补,这便是陛下规划这两所学院的意义所在。” 众人显然没想到郁青提出开设学院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早早就做好了周全的准备。 两所院校优势互补,惠及大宴所有子民,这下,他们想反驳都找不到借口了。 迟疑片刻,那林大人还是决定从大部分人最在乎的问题出发。 “若真如王爷所说,两所学院优势互补,的确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可是,王爷还是没说,这些平民子弟修炼、乃至学习这些生存技能的费用由谁来出? 一旦这两所学院真的开起来,到时候加入的学员定不会少,若是全由朝廷掏腰包,岂不是要将国库掏空了?” 不得不说,一旦牵扯到自身的利益,人就会变的异常的敏感。 林大人话说完,许多一开始对郁青开设学院之事抱观望态度的大臣们也都附和起来。 “是啊陛下,开设学院固然是好,可耗费也不少,大宴这几年虽然繁荣兴盛,可毕竟建国时间不长,需要银钱的地方还很多。 这开设学院之事,是不是先放一放? 至少等百姓有能力担负自己的孩子学习修炼、生存技能所需要的费用了,再开设学院?” 这话说出来,迅速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支持。 担心国库空虚后,郁青又让他们设法充盈国库是一回事,还有便是,那么多平民子弟得到机会修炼灵力,到最后,那不是给他们家中的小辈添堵吗? 自己费心费力,不就是为了家族兴盛(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