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对策 从长安走秦直道到九原,一路快马狂奔,不惜马力,三日可达。 但这仅仅是指传骑传递紧急军情的情况下。 就算是凉州军和鲜卑骑兵全军骑马——不管骑兵还是步兵——那也没办法达到这种速度。 对于大军而言,快一点的,可能十来日就能到达桥山,慢一些的,也不会超过半个月。 但总的来说,比起丞相领着大军走斜谷道那么一小段路,就得二十余天之久,那是快了不知多少倍。 毕竟从九原到长安的路程,是从汉中到长安的路程的近三倍。 这就是坦途和山路的区别。 但也正因为这是一条坦途,所以冯刺史的大军才走了一半路程,布置在沮水一线的魏国前哨,就已经点燃了狼烟。 秦直道在修建之初,本就是为了军事用途。 不但在沿路设置有兵站兵城,同时还有接连不断的烽燧台。 由于年久失修,大多兵站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但这些年来,因为司马懿极为重视北地郡的防备,所以不但让人把烽燧台重新修补一番,甚至还建立起一些新的烽燧台。 当第一个烽燧台上升起代表最高警戒的三柱粗大的滚滚黑烟,不久之后,第二个烽燧台也开始点火…… 与此同时,传骑如同追逐不断点燃的狼烟一般,发了疯地顺着桥山山脉上的秦直道向关中方向狂奔。 烽火只能告诉后方来了很多很多的虏寇,却不能告诉究竟来了多少。 传骑们现在就是要前哨所探知到的军情,以最快的速度告诉郭淮。 半日之后,桥山的主峰下的烽燧台冒出滚滚浓烟。 “将军,有敌情!” 桥山山上的关城内,有士卒惊呼。 从接手桥山防备的那一天起,郭淮就没有停止过向北边遥望。 如今狼烟骤起,不用别人的提醒,郭淮就已经一言不发,健步如飞地向着关城的最高处跑去。 也不知是因为跑得太急,还是因为心跳太快。 一路上,他耳边只有咚咚咚的声音。 来了? 真的来了吗? 冯贼当真如大司马所料,要从北边而来? 他心绪如麻,登上关城望楼,迫不及待把目光投向北方。 狼烟,每一个燃起的烽燧,全是冒着代表着过万敌人的三柱狼烟。 郭淮紧紧抓着栏杆的手,因为太过用力,手背已经冒出了青筋。 “再等等,再等等……” 郭淮在心里告诫自己,“等传骑把消息传回来,看看究竟是冯贼,还是胡人想要借机南犯。” 他的心里,还存着一丝侥幸,希望这是得到消息,趁机南犯的胡人。 而不是想像中的冯贼。 可是一想起冯贼太过狡诈,倘若他一日不出现,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冯贼早一日出现,大伙也能早一日安心,同时大司马也可以早一日安排对策。 于是郭淮心里又有些动摇起来…… 万(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