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斩尽杀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从陇右到凉州,甚至在九原一带,冯刺史在胡人那里,名声一直都是不错的。   从上层的头人,到中层的小贵族,再到底层的羊奴,只要是愿意和大汉合作的胡人部族,冯刺史都尽最大的努力去安排得妥妥当当。   愿意耕种的就带着他们垦荒种地,低息出租耕牛工具,出借粮食,帮他们渡过难关等。   愿意放羊的就给他们分草场,派出官吏和技术人员去帮忙建立青料草塔,甚至还特意在草场推广苜蓿等优良饲料。   为了保证胡人的利益,不让他们像以前那样遭到豪右的盘剥,很多时候还利用兴汉会或者官府的影响力,帮他们建立起三方协议。   甚至那些最先洗白的头人,还可以接受兴汉会的外包,搞个马帮马队,帮忙运货物啥的。   点点滴滴,这么算下来,冯郎君不知给多少胡人活路。   山神传人的名声,就是这么来的。   就算是反对大汉的部族,在被打败之后,也只是遭到惩罚性地强迫劳动改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全族被屠戮殆尽。   在劳动改造的过程中,虽然有不少头人被“藏猫猫”,但大多数的胡人,往往会突然幡然醒悟。   因为他们发现,虽然是强迫性劳动,但雇主会尽力保证他们的生存。   不但有吃有住,一年还免费发两套工装。   甚至生病的时候,会有一些从南乡医学院过来的学生帮忙看病。   虽然这些学生手法生疏了些,但总算是能看得起病了不是?   这等好事,以前哪里可能轮得到他们?   至于官府利用他们,每年从雇主那里收到了多少租金,那关他们什么事?   反正五年之后,他们就可以得到人身自由。   那个时候就会有人站出来发善心,收留他们。   然后在官府的见证下签个契约,从此就可以在各种工坊皮革坊草场,乃到运输队做杂工。   虽然不像主动投靠的部族那样可以分到田地或者草场,但却是比草原上要活得滋润。   以前时不时挨饿挨冻的日子,谁愿意过谁去过,反正我觉得冯郎君就是宅心仁厚的大善人!   至于在这个过程里那些死掉的胡人……   根本不值一提!   因为草原上每年冬日的白灾,就是一场生死大考验。   汉地百亩之田,已经可以养活五口之家。   但在没有改良优质草料,推行畜牧圈养和青料塔的百亩草原,连五头羊都养不活。   为了对抗天灾,为了抢夺生存资源,草原上每年死的人不知有多少。   再说了,反正死人又不会说话对不对?   像近几年的西部鲜卑,就是属于后一种。   林林总总算下来,基本上骂冯刺史的胡人,都是属于顽固反汉的头人,贵族,他们最后都会去“藏猫猫”。   所以得益于冯刺史这些年在胡人那里建立起来的良品口碑,就连轲比能这等雄主,都愿意给(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