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鲜卑人的第三次崛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在凉州时,曾听过有关鲜卑拓跋氏的传闻:拓跋诘汾无妇家,拓跋力微无舅家。”   冯某人拿着箸子,夹起盘里的一块食物,象征性地放到嘴里嚼了两下。   然后放下箸子,再看向对面的拓跋沙漠汗:   “拓跋鲜卑现在的头人,可还是拓跋力微?”   听到贵人提起自己的大人,刚刚坐下去的拓跋沙漠汗连忙又站起身来,恭敬地回答道:   “阿耶现在自然还是部族的大人。”   看到拓跋沙漠汗的这番言行举止,冯某人眼睛微不可见地一眯。   在绝大部分人的意识里,拓跋沙漠汗来自的索头部,与草原上的部族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因为现在草原上的部族,实在是太多太杂了。   更别说鲜卑人的来源,委实太过杂乱。   匈奴人彻底衰落后,鲜卑趁机吞并其十余万落,尽据漠南之地。   这些年来,漠北的丁零人,高车人同样也在不断南下,那就不可避免地与鲜卑人发生了纠纷。   于是鲜卑人又融合了一部分漠北的丁零人和高车人。   乌桓被曹操打败之后,不少也人改头换面,并入了鲜卑。   这种情况,让鲜卑在强盛的时候,比如说檀石槐和轲比能早期,都可以让部族以最快的速度壮大。   但隐患就是,膨胀太快,内部又没有完全吸收同化那些外来部族,一旦有衰落之势,就很容易发生分裂。   仍是以檀石槐和轲比能为例。   这两人一旦死去或者势衰,种族就立刻四分五裂。   正是因为这些年来,草原上的部落越来越杂,越来越多。   所以索头部虽然是一个有十万控弦之士的大部族。   但在塞内的名声,甚至还不如常年靠近边塞,与汉人交易的部族。   偏偏就是这么一个居于漠南北部,远离边塞,少有与汉地交流的草原部落。   身为少族长,拓跋沙漠汗看起来不过是下意识的言行举止,但却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只有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才有他方才那种表现。   胡人仰慕汉家文化,本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特别是西部鲜卑被凉州军如驱丧家之犬,几年的时间里,不知其数的丁口被掳作劳力。   中部鲜卑轲比能身死族灭,数万精骑葬送桥山与九原。   鲜卑最后一根脊梁骨终是被冯某人打断。   檀石槐时代所缔造的鲜卑对汉人的心理优势,彻底破灭。   再加上季汉有着独步天下的产业链,生产出来的产品,如同磁石一般,紧紧地吸引着草原上的胡人。   从居延到九原,再从九原到平场,到处都充斥着操着混杂不清的汉话,学着不伦不类的汉家礼仪的胡人。   但若是没有专人指点,没有经过系统地学习,他们永远也不可能做到像拓跋沙漠汗这般流畅自然。   冯某人心思转动,嘴里问道:   “拓跋力微是你的大人?”   汉话(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