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刺史嘴里的“酒爷”,就是自己前世的父亲。   反正从他记事时起,“酒爷”就已经是父亲的外号。   “酒爷”嗜酒如命,不过他不喝工业化酿出来的白酒,他喝的是啤酒,还有农家自酿的米酒。   小时候农村自己酿酒,单独一家是没办法提供足够粮食的。   都是在农闲时几家合伙,一起凑了粮食,然后自酿自饮。   “酒爷”经常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同时还提供场地,夜里负责看管之类。   因为这样可以分到更多的酒。   现在大汉的蒸馏酒技术,就是冯刺史前世小时候,在“酒爷”和亲朋好友酿酒时,跟在大人屁股后面转悠学会的。   只是酒不是什么好东西,更何况喝太多的话,毛病也就出来了。   从冯永十来岁开始,“酒爷”晚上回家,回到屋里,皱着眉头,捂着肚子,拧开药瓶,吃上几片药,就成了日常。   然后就是母亲天天数落,想让他戒酒。   为此父母开始吵架。   有一次,母亲把父亲的酒给摔了,两人甚至还打了起来。   那是冯永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十三岁的他,抱着大哭的弟弟妹妹躲在角落里,心里充满了害怕和恐惧,感觉天已经塌下来了一般。   父母打架过后没多久,“酒爷”的胃病突然加重,被送进了医院,让本来就是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出院后,“酒爷”这才不得不戒了酒。   不过病根已经落下了,病情一直反反复复。   家里情况也不好,没有办法去更好的医院,只能强忍着。   那个时候生病,不到迫不得已,谁舍得去医院。   基本都是用偏方和土方子,尽量不花钱或者少花钱。   “酒爷”那些年吃过不少偏方土方,从未见效。   直到有一年,家里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个药方。   药方很简单,但居然有效。   到冯永走出校园,学会文武艺,卖身女总裁,家里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   家里父母也有条件去医院做全身体检了,酒爷因为这些年的修身养性,各项指标居然比同辈人要好得多。   当然,冯秘书能给家里带来变化,也不是没有代价的。   必不可免的商场应酬,更别说每次要给女总裁挡酒。   也不知是不是遗传了“酒爷”的体质,冯秘书的酒量确不算小,但同时也很快染上了“酒爷”年轻时的病。   幸好病况很轻,不算什么大碍。   在某次回家看望家人时,无意中被家里人知道后,“酒爷”拿出珍藏了十几年的药方,对自家儿子吹嘘说药到病除。   是不是真的冯永不知道。   但冯永看到了上面的一味药,觉得似乎有点意思。   于是回到到城市后,偷偷找人询问了一番。   对方给的解释是,理论上应当有效。   然(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