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 调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原都督府那边传来消息,五原县炼铁工坊打算伐阴山林木,烧炭炼铁。”   张大秘书拿着都督府的公文,递给冯都护。   “哦,终于开窍了?”冯都护接过来,扫了一眼,又扔到案上。   “整整落后了平城一年时间,焦炭用得多了,现在才想起来原来还可以用木炭炼铁?”   右夫人有些嗔怪地看了一眼冯都护:   “说什么怪话呢?好歹这个事情是你定下来的,不早点提醒他们,现在还有心情说风凉话。”   冯都护嗤地一声笑:   “这都多少年了?难道指望我一辈子带着他们?”   说句实在话,以冯都护现在的声望和身份,就算是立马退休,安心呆在家里。   前半生的功劳和攒下的资本也足够他躺着吃一辈子。   更别说现在他的重心是放在季汉的军政方面。   对于他来说,兴汉会这个白手套,养了这么多年,正是当用的时候。   而不是还要他操心教他们怎么做事。   右夫人闻言,失笑道:   “话虽是这么说,但确实如阿郎所言,这些年来,大汉一直用的是焦炭炼铁,都用习惯了。”   “骤然间没有煤,一时间灯下黑,光顾着找煤,没想着伐木烧炭炼铁,也是情有可原。”   说着,顿了一下,又看向冯都护:   “再说了,兴汉会这么多年来,谁不知道冯会首从来没有错过?”   “既然你都让人在那里找煤,任谁都不怀疑那里会有煤矿,哪知道寻了这么久,也没能寻到。”   也不能说是没有寻到,倒是寻到了一两个小煤矿,只是煤的质量不太好。   给当地的军民用来烧水取暖是够了,但用来炼铁,却是够呛。   “而且边塞的林木,一直都有充当关塞的作用,他们没有得到允许,自然也不敢随意砍伐。”   不要以为古人就没有植树造林的意识。   事实上,从史料上看,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了“遂人”、“封人”之载。   “遂人”是边境林营造的执行者,“封人”也具有营造和管理边境林的职责。   战国时代,《荀子·疆国》记载战国时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边境林有“松柏之塞”。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北方边境的安全,修筑了万里长城。   同时在沿着长城广种榆树,成为一道绿色长城,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条边防林。   《汉书·韩安国传》称:   “蒙恬为秦侵胡,辟地数千里,以河为竟,累石为城,树榆为塞,匈奴不敢饮马于河。”   大汉取得天下后,又多次对这条边境林进行复修,史称“榆溪塞”,也称榆林塞。   《史记·卫将军列传》:   (卫青)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   (秦汉时期称河套地区为河南地)   称林为(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