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赵老将军,冯君侯终于结束了寻欢作乐的日子,离开冀城向平襄而去。 沿着通渭水而上,路途很好走。 毕竟这些年平襄与冀城联系极是紧密。 每个月往来的商旅车队数不胜数。 平襄出产的毛料,大部分都要经过冀城,然后再在冀城发往三个方向,汉中、关中、凉州。 同时从蜀地运来的各类物资,也要经过冀城,然后再发往平襄。 所以这条沿着通渭水两岸开成的道路,就显得极为重要。 校尉府这几年还特意调了工程营,同时征召了大量胡夷人力,对这条路进行扩建修整。 同时最初那些反叛大汉然后被俘获的胡夷劳力,也有一大批是被投入进来。 对于冯鬼王来说,在基建方面,现在他缺的已经不是基础规划和基层的工头,而是大量的劳力。 对劳力的渴望,冯鬼王是永远止境的。 别人家还只是想要那些会耕种的劳力,后来最多发展到会纺织的胡女,但冯鬼王不一样。 他什么样的都要。 不会耕种就去工地,去矿场,只要有手有脚,总有安放你的地方。 就连小孩子,那都是可能的后备归化胡人。 多念几个a、o、e,多读几句“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以后再操着一口似是而非的下洛音:“吾乃雍凉人士……” 那不就成为大汉子民了吗? 而支撑起这种扩张的,还是要以足够的粮食供应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冯永就算是明明在主粮足够的情况下,仍然要让许家二娘子想尽办法开荒,做好备荒储备粮工作。 行走在这条大道上,冯永这一行人,人马众多,就算是想要低调那也难。 即便是没有打出旗号,但路上的商旅只要稍有点眼光的,都知道肯定又是校尉府里的哪个大人物的车驾,纷纷主动避让。 张星忆掀起车帘的一角,向外看去。 只见路上人来车往,皆是结队而行,很少有单独行走。 不去看其他,光是看那牛车马车驴车,都能知道这些结伙而行的商队大多都是有跟脚的。 因为普通人家根本就攒不出这么多的牛马驴。 就算是现在有了陇右,同时越巂那边也开始出卖大型牲口。 但牛这种用来耕种的大牲口,除了官府特意租给农户之外,剩下的,基本仍是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 对种地为主的人家来说,牛可是比马还要金贵。 蜀地相当一部分耕地,那是水田,马可不能下去拉犁。 更重要的是,虽然给那些世家推出八牛犁,解放出一部分隐藏人口。 但是他们所要用的牛……比起以前来,那可是要多得多。 也就是苍头黔首以前就有不用牛,用人也能拉着犁耕种的习惯。 再加上冯永从一开始在汉中就开出来的牧场,还有后面越巂的大规模开发,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大型牲口买卖和租(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