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1章 交易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乡储备局的旁边,有一个才挂牌两年的交易所。   这个交易所最初的时候,是南乡和蜀地产粮大户交割粮食的地方。   后来随着毛布流入市场,以及粮食换取毛布业务的进一步扩大,南乡就把所有交易帐单都集中到了这里核对,然后双方再拿着盖好印章的单子分别去交割。   再到后来,大汉南征,南乡的交易物又多了菉豆等东西。   还有这几年粮食贱价,南乡的粮食收购份额除了分出大半给指定的几家外,还有一部分则是通过挂牌,公开面向外头收购,也算是给指定供粮的几家一个警示。   发展到后来,随着与陇右世家大族秘密交易的展开,关中,甚至连凉州都有人前来,而且交易的东西越发地多了起来。   于是交易所便成为了一个物资交易的平台。   不管天南地北,只要手头有货物的,都可以通过南乡交易所挂牌,上头写明货物各类,数量,价格等。   若是有人看中了,则前去交涉,价高者得。   有想要到这里收购货物的人同样如此。   撮合交易成功后,双方拿着南乡交易所给出的凭证,再私下里自行交易。   所以交易表面看着是在南乡,但实际交割的时候,有一部分是在南乡本地,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锦城,甚至陇右,关中的也不是没有。   交易所让不少人得了便利,于是大受众人欢迎。   无论是买还是卖,要想在南乡交易所挂牌,那就必须先给出一定数额的保证金。   若是出了差错,坏了规矩,不但保证金则全部没收,而且会被列入交易所的黑名单,从此不得在南乡交易。   凭借着工坊、票子、南乡储备局的优势,还有冯永、官府、大汉皇室等招牌,南乡交易所一跃成为了大汉最权威的交易之地。   除了权威之外,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这里还是打听各地货物信息最方便所在。   有了这两个别人所没有的巨大优势,交易所的交易量与日俱增。   最初的时候,只要撮合成功一单,大伙都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交易。   到后来,有人开始在南乡租用库房,储存货物,低买高卖。   到如今,已经发展到约定延期交割。   比如说,有人想要在十月收一批粮食,可以在八九月份提前预约。   价格嘛,当然是参照往年的粮价,还有今年的天气、雨水,眼前的粮价等等进行估算。   至于一两个月后,市场上的实际粮价是高是低,买卖是赔是赚,差价是多是少,那就得看买卖双方的眼光——实际上就是对赌。   冯永搞这个交易所,本是为了能掌握各地的大宗货物情报,同时想着利用市场的杠杆,来调节大汉的物价,更重要的是给大汉储备局提供大数据,以便掌控票子的发行量。   哪知这才没多久,就有人搞出了期货的玩法,当场就令他(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