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总会被填满,路也总会走完。 浩浩荡荡的大军顺着秦直道,终于来到离魏军营寨最近的一个山头。 虽然冯刺史已经早有心理准备,但他看到魏军在桥山所做的布置,仍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 “乌龟壳啊这是?” 大大小小的营寨坞堡,布满了这一带的山头。 但凡险要之处,必有魏贼旗帜。 可以说,桥山作为关中屏障,唯一的缺点就是离长安太近,有敌人从北边来犯时,会造成关中震动。 剩下的,几近完美。 冯永正举着望远镜观察对面山头,不断在心里感叹这龟壳确实够硬。 赵广凑了过来,有些擦拳磨掌地问道: “兄长,我们什么时候攻营?” 冯刺史放下望远镜,奇怪地看了一眼赵广。 我什么时候攻营,和你有什么关系? 你不知道自己带着什么兵种? 还是想拉着重骑兵去冲对方山头的营寨? 冯刺史想了想,喊了一声:“伯约?” 站在不远处,同样拿着望远镜观察敌情的姜维连忙过来: “君侯有何吩咐?” 冯刺史示意了一下前方的山头,问道: “伯约觉得,当如何攻下魏贼的第一个营寨?” 事实上,桥山的主要山脉,海拔并不算太高,基本都是在一千五米到两千米之间,但架不住地势实在太过复杂。 魏国以兴隆关为中心,在周围的各个山头要害构筑了层层防线。 从冯刺史的角度看去,当真是和龟壳没多大区别。 别说是这一次因为要穿过大漠,没办法带攻城器械,工程营大部已经被派到丞相那边去了。 仅仅是带了一些工程营的技术兵。 就算是把工程营全部拉过来,这种山头仰攻,工程营的攻城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从眼前的魏军布置看,司马懿在桥山的布置肯定不是临时的,而是久有经营。 看来他是早就料到自己有可能从这边过来。 冯刺史正在想着,只听得姜维说道: “君侯,依我看,这山头南北走向,东西两侧陡峭难行,多是只能正面强攻。”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不过想来魏亦会在北边布置了重兵。” “若是有奇兵能从东西侧面攀援而上,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冯刺史赞许地看了一眼姜维: “伯约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出贼人的薄弱之处,果真不愧是受丞相所重。” 姜维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君侯过奖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捏了捏手里的望远镜。 以前在汉中的时候,姜维只觉得虎步军不愧是丞相亲自编练的精兵,军中的披甲率极高。 就算自己亲自所领的五千人,其中有三千人都是披甲。 让他不禁惊叹于大汉的钱粮之厚。 后来到了凉州,跟着冯刺史出征,不说军中马匹骡驴,也不说将士身上的兵器铠甲。 单(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