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政治的人,都要有一颗渣男的心。 专一深情,在政治场上只会死得很惨。 杜琼当然不知道什么叫渣男。 他也不知道凉州正在悄然发生的一些变化。 河东发生了什么事情,同样也还没有传到蜀地来。 但他在早些年,曾是劝进刘备称帝的人之一。 如果没有某只土鳖的乱入,他会在某个时刻,向谯周肯定“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说法。 而在有某只土鳖的历史线上,他在谯周面前,则是另有说辞: 汉中乃汉兴之地,汉中兴盛,则大汉兴复有望。 不管他是蒙的,还是看对了形势,亦或者是如同外界传言的那样,精通谶纬占卜之术。 反正至少从目前看来,他是说对了。 冯某人到汉中逛了一圈,然后再去南中,得了一个鬼王称号,如今做下了好大的事业。 大汉丞相入驻汉中,北伐接连数次大捷。 大汉天子巡视汉中,不但一直无子的皇后生下了太子,现在连还于旧都都差不多快要完成了。 龙兴之地,可谓是名副其实。 相对于杜琼这种老狐狸,尚还年轻的谯周,就显得稚嫩一些。 只见他仍是有些较真地说道: “先生既然觉得汉室复兴有望,又如何看‘代汉者,当涂高也’这等话语?” 杜琼看了他一眼,淡然道: “你可知此语最早出自何处?” 谯周毫不犹豫地说道:“自是《春秋谶》。” “那你可知,《春秋谶》中关于此语的完整出处?” 谯周一怔。 只听得杜琼缓缓地说道: “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 一边说出这个谶纬的完整出处,一边盯着谯周: “允南啊,我且问你,前后二汉,已历多少年?” 谯周恭敬地说道:“回先生,已有四百余年。” “九百二十岁,如今才历四百余年,堪堪过半,着急什么?” 不知道杜琼究竟是在说谁着急,谯周也不敢接语,只能是垂首聆听。 “所谓‘以蒙孙亡,授以承相’,此言是说,汉家但有危难,总会有人站出来,临危受命,延绵汉祚。” 说到这里,杜琼意味深长地说道: “前汉之后,有光武皇帝之中兴,继后汉之后,谁又敢断言,汉室不能三兴?” 谁能断言? 谁敢断言? 昭烈皇帝在汉室倾覆时挺身而出,诸葛孔明则是受命于危难之间,此可谓“以蒙孙亡,授以承相”耶? 谯周心神大震。 原来,这个谶纬之言,竟是这般解读的吗? 他嘴唇动了动,一时间却是说不出话来。 房内安静了许久,这才响起谯周低低的叹息声: “先生此言,可谓切矣!” 汉时鬼神之说盛行,蜀地多有观天文研谶纬之人,其中以周群、张裕、杜琼、李意其等人最为有名。 周群在汉中之战前,曾对刘备谏言:只得(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