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作为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冯大司马的精神和肉体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爽要平等,平等地爽。 平等过后,冯大司马四仰大叉地躺在榻上,看着屋顶,缓缓地说道: “孙权的身体,恐怕已经出问题了。” “不是说早就出问题了么?” 右夫人脸上红潮未褪,懒洋洋地眯着眼,腻在冯大司马旁边: “正旦的时候,就已经病得不能起来,还让太子代替自己前去宗庙祭祀求平安。” 说着,又哧地笑了一下: “这吴国的太子,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在宗庙等待祭祀的间隙里,居然还有心情抽空去了一趟姻亲家里。” 大一点的说法,就是心意不诚。 小一点的说法,就是不知规矩。 若是换了平时,在孙权面前认个错,再到宗庙里谢个罪,说不定也就过去了。 心意不诚,那就在宗庙里多跪几天,以示诚意。 不知规矩,那就在宗庙里多跪几天,以习规矩。 偏偏这一次不同往日,这个吴国太子前去宗庙祭祀,还带有给正在生病中的孙权祈求平安的任务。 如此无知胡来,只要吴国太子的对手不是蠢笨如猪,稍稍在孙权面前提一句: 太子别有异心,看似心意不诚,不知规矩,实则是不欲陛下痊愈也。 莫说是帝王,无论是换了谁,大多都会勃然大怒。 你家阿翁打拼了一辈子,这才有了这些家业。 让你当太子,意思就是迟早都会传给你。 你非但不感激,反而如此不孝,就这么心急火燎地想让你家阿翁去死? 正所谓天子之怒,浮尸百万。 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 虽说孙权胆大妄为,居然敢僭越与大汉天子并称东西二尊。 但依眼下而言,也算得上是割据一方的诸侯。 浮尸百万做不到,但诛杀百千十人,那还是很容易的。 这一次只把太子禁足在宫里,让他反思,不让他与百官相交。 至少从表面上看来,算不上是多么严重的惩罚,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不一样,我说的问题,是指孙权的生死大事,他的身体,可能出了大问题。” 冯大司马看待此问题的角度,与右夫人不大一样。 “任由另一子孙霸诋毁太子宾客,公然与太子相争。” “只要不瞎,都可以看出孙权在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犹豫不定。” “若是孙权觉得自己尚有春秋,又何须如此?昔日孙登在时,你看孙权诸子,谁敢与之争太子之位?” 不但不敢争,就算是孙登主动把太子之位让出去,都没人敢说要。 甚至孙登带领百官,阻挠孙权立步氏为后,如此公然挑衅,孙权都没有流露出一丝一毫想要换太子的意思。… 而孙和呢? 从一开始就有孙霸与之并列。 前后两位太子的待遇,可(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