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8章 悲欢不相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田捧着两个碗向李明走过来。   李明也懒得起身了,直接就伸出手讨要。   马田却是又把手又收了回去,打量了一下有几分游荡子模样的李明:   “洗手了没?”   李明呶了呶嘴,示意不远处的皂角粉:   “不洗手就进食,我等着扣工分呢?”   去年凉州白灾,差点在凉州境内造成难民潮。   幸好冯郎君这块金字招牌够硬,再加上冯刺史早些年在陇右的经营,东筹西凑。   所以这才堪堪勉强领导凉州百姓渡过这个难关。   现加上早些年,虽说曹操派夏侯渊平定了凉州,但这些年来凉州的局部叛乱从未停止过。   长期动乱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土地被抛荒。   再加凉州的羌胡大多又是半耕半牧,不种地的话,若是族里有足够的牛羊也能活下去。   导致凉州即使是在短暂的安定时期,耕种恢复速度也要远逊于中原。   直到打南边来了个冯郎君。   他带来了大汉视汉夷如一的全新理念,还带来了蜀地先进的耕种方式。   他是胡人眼中的带善人。   在白灾中活不下去的汉胡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而凉州刺史府新长史廖化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批粮食。   终于彻底缓解了刺史府粮食紧张的问题。   剩下的短缺部分,可以让东风快递从蜀地慢慢运粮解决。   再加上南乡交易所的市场调节作用,还有冯刺史在凉州搞到的粮食,足以支撑刺史府从容不迫地开展以工代赈。   开出来的田地,汉人和胡人七三分,很公平。   真的很公平。   因为冯刺史与凉州世家的PY交易,草场需要大量的牧民,工坊需要大量的杂工。   汉人百姓天生更眷恋土地。   而胡人对牲畜之事更容易上手。   官府的隐性调节,可以促使胡人更倾向于进入草场和工坊。   马田和李明这些前来凉州参加考课的士子,第一步就是参与这次的以工代赈。   凉州刺史府的基建工程,与传统以来官府组织的徭役不太一样。   民夫就如军中一样,十人成什,五十人成队,百人成屯等。   马田和李明所要做的,就是领着分配给自己的民夫,按时完成上头交给自己修水渠或者开荒地的任务。   当然,考课成了工头,这身份的转换实在太大,不少士子的反应还是很强烈的。   但刺史府有张小四在,自然也是早有准备的。   以冯刺史现在的身份,再加上冯郎君独有的特技“巧言令色”,根本不惧与文人士子打嘴炮。   一句“为天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足以让天下读书人都乖乖地闭上嘴。   然,“领百夫治一渠而不能,何以治天下?”   你既然有本事,就证明啊!   又不是不给你证明的机会。   考课就是你证明自己能牧民的(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