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他娘这副小狐狸模样,冯君侯心里越发肯定,她定是知道了些什么。 于是冯君侯略有不满地催促道: “嘁!这里就你我二人,你还要跟我卖关子?快说说,那秦博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张小四白了他一眼: “我不是说了?他刚来长安的时候,就是上门送了拜帖,根本没有细说,我如何知道他究竟是要做什么?” 冯君侯点了点她的额头: “他没说,那你就是猜出他想要做什么,快说,不要卖关子。” 经过这些年的锻炼,张大秘书就算是比不过皇后,估计也差得不太远。 冯君侯又不是没有见过秦博,知道此人小聪明是有,但论起眼光和格局,和张小四根本不在一个段位。 说白了,但凡有点志向的士人,都不可能屈身进入校事府当一个校事。 毕竟进入校事府,就注定了要站在吴国朝野的对立面,被朝中众臣仇视,背负骂名,遭人唾弃。 而没有士人的加入,就决定了校事府的校事们,几乎不可能有什么长远眼光。 最重要的是,校事府作为孙权手里的利刀,孙权也不可能允许它有自己的思想。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那还能叫刀吗? 掉过头来砍了主人怎么办? “铁甲骑军的事,主动权在我们的手上,无论是秦博还是朱据,都是有求于我们。” 冯君侯看着张小四,继续说道: “秦博来到长安,没有动作还好,若是有什么动作,绝不可能逃得出你的眼睛。” 张小四闻言,得意一笑: “终是阿郎知我。” 但见她身子软软地靠进某人的怀里,说道: “秦博所为,还真是如阿郎所料,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设法在打听大汉军中之事,比如兵器作价几何。” 冯君侯皱眉:“打听军中兵器作价?怎么个打听法?” 军中兵器盔甲的成本,乃是机密。 莫说是外人,就算是军中将领,除非有资格接触到那一個层次,否则也是白瞎。 “好歹人家也是吴国派过来的使者,而且又与吴国建骑军相关,打听一下骑军相关的事情,很正常。” 换了别人,打听这种事情,肯定是心怀不轨。 但这一次是汉吴两国军中合作,秦博作为吴国使者,被孙权专门派过来商谈铁甲骑军之事,肯定有权利知道相关事情。 张小四解释道:“不外乎就是以感谢教习骑军的名义,请了军中一些将军赴宴,话里话外,就是想知道平日里骑军所耗钱粮。” “哦?”冯君侯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 只要真实成本没有泄露出去,那一切都好说。 在组建骑兵这方面,冯君侯都是按正常市场价来。 想要他看在汉吴两国的同盟上,给孙权报一个低价,那是休想。 但要说故意提高报价,那也是没有的——冯君侯的主意,本就不是一次性买(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