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跟冯鬼王睡了这么多年的小狐狸,可能还没长出九条尾巴,但三五条总还是有的。 对冯某人心里的那点小九九,右夫人不敢说能全部把握,但猜个大概还是不难的。 在她看来,别看冯某人说得头头是道,实则根本就是没说出自己的主要目的。 费文伟又不是刚至尚书台,他在尚书台的这几年,堪不堪用,别人不知道,你一个录尚书事的大司马,难道还不清楚? 所以右夫人说冯某人在巧言令色,并不是无的放矢。 她转了转眼珠子,然后放低了声音: “你说欲试费文伟之才,实则是欲试其脾性如何,是也不是?” 冯大司马倒也没有否认: “若是费文伟当真接替蒋公,我与之共国事,自然是要先做好准备。” 大汉的大司马与大将军这些年合作得这么愉快,与蒋琬的好脾性分不开的。 事实上,冯某人与蒋琬早年就已经有交集,而且交情不浅。 不说冯某人娶左右夫人,都是蒋琬作的媒。 就说当年冯某人主政越巂,蒋琬就是丞相给冯某人准备的擦屁股人——虽然最后没能用得上。 但那个时候,蒋琬就已经与冯某人交集甚多。 更早一些,在南乡时的事情就更不用提了。 虽说后面冯某人因为打造陌刀之事,追责蒋琬之子蒋斌,但事后证明,蒋琬并没有因此就疏远了冯某人。 到后面冯某人举荐蒋斌为河东太守,以及蒋斌在上党一役的表现,亦足以证明,冯某人绝非因私废公之辈。 两人相识二十年,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又一内一外,互为表里,携手共济丞相去世的紧急时刻。 如果这样还不能相信蒋琬,那还能相信谁? 但费祎不一样。 冯大司马跟费祎并没有太多的交集。 虽说有史书记载,但史书所记的局面,与现在又不一样。 费祎主政时,那都是安排好的,没有人跟他抢。 更何况史书记的事情,都是旁观者或者后来者所记,又不是当事人,总是会存在偏差。 不信看看诸葛老妖? 一天到晚就老想要占自己的便宜。 还抢了自己五十万缗的望远镜。 哪里有半点史书记载的模样? 还有司马懿。 史书还记着他装病骗曹大将军呢! 现在呢? 都公开割据半个魏国了,一点不带掩饰的。 时不同,势不同,人的选择亦会不同。 仗着自己知道历史而固化选择,迟早会吃大亏。 甚至已经吃过了。 魏延丢上党不就是? 历史上他能守住汉中,还拍着胸口保证: “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谁料到司马懿带的人还不够十万呢,他就在上党被人撑爆了。 (皇后:???) 更别说费祎有可能成为蒋琬的接替者,稍有不慎,影响比魏延要大多了。 冯大司(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