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自孙策入江东后,对江东大族多有屠戮。” 曹睿冷笑一声,“别看自孙权接手江东后,致力和亲江东大族。但几年前暨艳一案,足以明孙权心中所忌。” “暨艳一案,江东无辜牵连者甚多。特别是张温,不过与暨艳有书信往来,孙权就将他罢黜,甚至还将其弟流放。” “故在我观来,孙权与其兄孙策一样,皆是暴而无恩之辈。只不过孙策暴于外,而孙权忌于内。” “江东自孙策起,法令多有不校如今孙权僭越称帝,正是需完善礼法之时。” “若是此时有人拿着我大魏新制定好的法令前往投奔,想来当受孙权所重。” 杨暨听到曹睿这般,这才恍然:“陛下英明。” 隐蕃,青州人士,貌美,身长,有口才,善辩,好学律法,律博士。 这是刺奸掾送上来关于隐蕃的大概信息。 一个气宇轩昂的年青人走入殿来,对着曹睿行了一个大礼:“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起。” “谢陛下。” 待隐蕃站直身后,曹睿定眼看去,但见他英挺剑眉斜飞入鬓,黑眸如墨,削薄轻抿的唇,脸上轮廓棱角分明,果真是貌美。 曹睿就这么定定地看着他,若有所思。 原本意气风发的隐蕃竟是被他看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新律》有几篇?” 曹睿突然问了一句。 “回陛下,《新律》十八篇。” “《州郡令》共有几篇?” “《州郡令》四十五篇。” “《尚书官令》《军中令》共几何?” “合计百八十余。” 曹睿又问隐蕃与刑狱有关的数个问题,隐蕃皆对答如流。 曹睿忍不住上前,握住隐蕃的手,感叹道:“卿大才,以身犯险,吾实不忍也!” 隐蕃激动道:“臣愿陛下荡平宇内,即便摧身碎首,亦无所畏惧!” “好,壮士哉!” 曹睿的手握得更紧了。 建兴八年的“浮华朋党案”,很快从洛阳波及到地方。 不少从洛阳逃回家乡避风头的年青士子,很快也开始被清查。 有青州人士隐蕃,不忿曹魏之政,逃奔入吴。 只是让曹睿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场精心策划的细作事件,从一开始就不顺利。 吴国孙权并没有时间去看戏,因为他也在演戏。 在所有人看来,孙权在武昌称帝,然后在与汉国誓盟后,又马上迁都建业,就是因为他想要全力经营东边,攻取江淮。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建兴八年开春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让人组建舟师。 不是为了攻伐江淮,也不是为了联合辽东,而是出海去寻找夷洲亶洲。 同时下诏:吴国人丁不足,需俘此二地之民,以增民众。 去年刚娶了孙权之女孙鲁班的卫将军全琮留守武昌的上大将军陆逊,皆尽力劝谏: 桓王当年兵不过千余人,犹能在江东(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