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遵义折返回贵阳,借着喧闹与灯火入眠。繁星隐去,两日不见的阳光再次爬上天际,带来一方青天气朗。 寻着贵阳市里仅存的一处完整喀斯特地貌,或多或少的人工痕迹,不由得让自然景物失去了几分真实。 用书本上的知识按图索骥,寻找自以为的自然变化,便会发现大自然绝非那么刻板教条。 说上写着的石漠化,甚者寸草不生。可自然界中总有那些生灵,拖着细弱的身躯,在最艰苦的环境下绽放,展示着属于生命的铿锵。 “你们学的知识还不完善,课本上展现的只是一部分地理内容,到了大学你们要是还去学地理,就会知道更多。” 看着一群学生疑惑彷徨,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地理老师一改往日那般随时随地乐乐呵呵的样子,言语之中,多了几分郑重。 “其实咱们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研究也是很局限的。” “气地水土生,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认知空间。”地理老师解释着,“现在的地理学科依旧在不断的深入和发展,不断的探究地球和宇宙背后的奥秘。” “所以我们现在总是去讲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 地理老师说着说着就开始夹带私货,顺带着就把地理知识给学生们串了起来,“去讲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 “这就和你们政治老师给你们讲的那些个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地理老师夹带私货的同时,还不忘了推销一下政治。 “还有就是这两天开始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是一样的道理。” “咱们现在看的这个喀斯特地貌第这些地区的石漠化现象,就是典型儿的要注重生态可持续发展才行。” 地理老师就是地理老师,在学校就能迅速串联起所有讲过的知识,出门儿游学,依旧不落下。 不像高一讲冲积扇三角洲的时候可以通过实验模拟,流水侵蚀和岩溶作用经过的时间更为漫长,难以在短时间模拟。 一番游览,从喀斯特公园走出,依旧是到了正午时分。 贵州物产丰富,物价却比北京低了不知道多少倍。一大桌佳肴盛宴吃的学生和老师们都不亦乐乎。 可惜没两个小时的功夫,云雾再次卷土重来,天边欲雨,青黛与灰蒙交织,阳光被具数隐藏在云的身后。 乘上大巴再次出发,满满当当的行程总要有个休憩,恰巧黔灵山便是贵阳不可错过的风景。 一个年级加上老师将近二百人,想要坐缆车上山,必然不是件容易事儿——王祯羽、陈翰这种容易闹出事儿来的,就需要特殊照顾着,和老师一个轿厢上山。 “啊啊啊啊,我好想拍,又怕手机从缝儿掉下去……”盛安宁对于自己的毛燥从不否认,以至于对堪堪能把手机掉出去的通风(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