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连堂的语文课,语文老师讲的畅快,课间短暂的休息,刚醒过来的王杉瑄又梦会周公,和庄子论化蝶之说去了。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 刚讲到红楼梦的试题,侯老师一抬眼儿就看见王杉瑄抱着个玻璃杯,睡得正香。 “王杉瑄,别睡了,起来看卷子。” 盛安宁等一众学生回过头去一看,对王杉瑄是颇为无奈。 选纯文的就是这个状态,三分之一是真喜欢,三分之二是真混。 “老师,什么?选C。” 又是一阵哄堂大笑,侯老师无奈的叹了口气,“你出去洗把脸再回来。” “咱们继续讲题,刚刚说到哪儿了?” “老师,您说第十七回。”盛安宁坐在前面,反应快,直接开口给老师接上了。 “对,十七回。” “第十七回中,贾政带着贾宝玉与众清客游赏大观园,这时候大观园方才建成……” “大观园是为什么而建的,还有谁记得吗?” “元妃省亲。”教室不同方向零零散散响起声音。 “现在还不记得这里的同学回去赶紧把书看看,还来得及,现在《红楼梦》已经是必备篇目了,这些重要的故事情节要是还不记得,你们这六分是想白送人家出卷的。” 把红楼梦的题讲完,语文老师又把内容扩充出去了半本红楼梦,以至于一道题讲了半节课。 “老师,这个美人……”王祯羽的话突兀响起。 “哪道题?” “啊,就那个……就那个。” “固定意象,课内讲过好吧。”王祯羽还没吭哧完,盛安宁就一脸无语的开口。 “啊?” 华倩头都没抬的补充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什么意思?”王祯羽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捣乱,“不让我们早恋这诗人天天……” 侯老师放下手中的试卷,长舒了一口气,“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美人也指远大理想。” “下次这种问题下课来问我吧,同学们都知道,容易耽误大家时间。” 老师这么一说,王祯羽只好灰溜溜的闭了嘴,往桌子上一趴,看样子这节课是闹腾够了。 “既然说到这儿,不知道同学们还记得不记得。” “咱们课内近代也有一位诗人利用‘美人’表达了自己崇高的理想。” “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盛安宁下意识脱口而出,“戴望舒的《雨巷》。” “是的,戴望舒在《雨巷》一诗里,就将自己的理想比做丁香般的姑娘。” “大家回忆戴望舒所处的时代背景,就可以理解到作者当时那种‘彳亍’的迷茫,他不知道革命的前路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中难以抉择,陷入了迷茫。” “那还是意志不坚定,也没听说别人迷茫啊。”王祯羽又突然蹦出一句来。 盛安宁听不下去,开口回(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