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部黑白电影中突然出现彩色影像,还是这么诡异的场景,观众极为震惊。 这是放映员弄错了胶片,还是真的闹鬼了? 这一段镜头和前面的内容很不搭调,不是一种风格,就像是两个人拍出来的一样。 这样想并没有错,这的确是两位导演合作的成果。 林子轩看过洪慎拍摄的胶片后才发现这个问题。 郑证秋和洪慎都是风格化的导演,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导演,两人无论是拍摄风格还是美学原则都不相同,而且很难兼容。 郑证秋早年痴迷京剧,后来专攻话剧,最后在电影上获得突破,属于自学成才。 洪慎在美国哈佛大学习文学与戏剧,又在多家美国学校进修导演专业,是标准的学院派。 郑证秋的电影注重情节的张力,不太重视结构和美学。 洪慎则是完美主义者,他注重电影的整体效果,反而对情节不怎么看重。 所以,两人拍摄出来的电影风格迥异。 这是林子轩没想到的,他不是电影方面的专家,写写剧本可以,却很难考虑的周全。 于是,他只好把电影全才但杜予请过来进行后期剪辑。 但杜予费尽心思,把日本天皇演讲那个段落融入了电影之中,至少看起来不是那么突兀,不过这一段旅顺大屠杀的片段就没有办法了。 因为这段情节太长了,根本剪辑不了,只能顺其自然。 可以说,这部《甲午风云》是这个时代三位电影大师联手打造而成。 观众虽然惊讶,却还没有新闻媒体惊讶。 这些人前两天刚在试映会上看过这部电影,这次来再看一次,一是电影不错,值得看第二遍,二是给林子轩撑场面。 周瘦绢就是如此,他不仅是电影发烧友。还是个爱国分子,这种电影正和他的口味。 但他没想到两次看的电影竟然不一样。 他隐约觉得林子轩这么做要出大事,作为报纸编辑,看到旅顺。心中就有了不好的预感。 电影中,观众随着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一路穿行在旅顺的大街小巷中,最后来到城门口。 透过小女孩的眼睛,镜头越过城墙,来到港口。在那里,日本人正准备突袭。 旅顺是北洋水师重镇,清政府耗时十六年、耗资数千万建成,船坞、炮台、军储的实力为北洋军之首,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 1894年11月21日,日本攻陷了位于辽东半岛的旅顺。 日本军队进城后,在城内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屠杀,杀害将近两万名中国人。 只有数十人幸存,日本人留下这些人是为了掩埋尸体。 1894年11月26日,英国《泰晤士报》刊出电讯:据报告。在旅顺发生了大屠杀。 这是世界上最早披露有关“旅顺大屠杀”的信息。 11月29日,美国的《世界报》刊登了来自中国的一则报(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