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们该度过一个怎样的青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麦田里的守望者》写的是一个不好好学习,和人打架的熊孩子离家出走的故事。   主人公霍尔顿是个16岁的中学生,出生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   他整日穿着风衣,戴着猎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   他对学校里的一切——老师、同学、功课、球赛等等,全都腻烦透了,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他因为五门功课中四门不及格被校方开除。   他丝毫不感到难受,在和同房间的同学打了一架后,他深夜离开学校,回到纽约城。   但他不敢贸然回家,当天深夜住进了一家小旅馆。   在随后的两天时间里,他四处游荡,花钱找了女人,可当女人来的时候他又害怕了,结果被人打了一顿。   他看不惯女朋友的虚情假意,和女朋友分手,独自去看了场电影,又到酒吧里和一个老同学一起喝得酩酊大醉。   他走进厕所,把头伸进盥洗盆里用冷水浸了一阵,才清醒过来。   他想到自己也许会因此患肺炎死去,永远见不着妹妹菲苾了,决定冒险回家和她诀别。   他回到家里,向妹妹诉说了自己的苦闷和理想,并对妹妹说,他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后来父母回来,他溜出家门,碰到一个可能是同性恋的老师,他只好到车站候车室过夜。   霍尔顿不想再回家,也不想再念书了,决定去西部谋生,装做一个又聋又哑的人。   他临走前想见妹妹一面,约她到博物馆的艺术馆门边见面。   过了约定时间好一阵,菲苾终于来了,可却拖着一只装满自己衣服的大箱子,她一定要跟哥哥一起去西部。   最后,因对妹妹劝说无效,霍尔顿只好放弃西部之行,带她去动物园和公园玩了一阵。   菲苾骑上旋转木马,高兴起来。   这时下起了大雨,霍尔顿淋着雨坐在长椅上,看菲苾一圈圈转个不停,心里快乐极了,险些大叫大嚷起来,他决定不离家出走了。   回家后不久,霍尔顿就生了场大病,被送到一家疗养院里。   他呆在疗养院,对于出院后被送到哪所学校,是不是想好好用功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是一本描写青少年内心世界的小说,主人公对于未来的焦虑,对于社会的愤怒,对于自身的困惑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它不属于某个时代,而是写出了青春期少年所遇到的普遍问题。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青春,或许和霍尔顿的不一样,但总有些特别之处。   1774年,德国诗人歌德写作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据说这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维特出生于一个较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他能诗善画,热爱自然,多情善感。   他偶然遇到了一位法官的女儿绿蒂,便一下子迷上了她,但是绿蒂已经订婚了。   维特回到城市,在公使馆当了办事员。   他尽(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