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后,在蒋京国的回忆录中从一个侧面记载了林子轩的这次思想转变。 从扎米亚京的家里出来,先生一路上都很沉默,我想他是在同情这位苏俄作家的遭遇,但这种事情在苏俄相当普遍,我更为担心的是回到学校后该怎么办。 我一直劝阻先生不要和苏俄的颠覆分子接触,那样会惹来麻烦。 只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在考虑要不要把今天的情况告诉学校的校长。 在学校里,教员告诉我们,要随时汇报自己的思想状况。 我想回去后一定会有人找我问话,我该怎么回答呢? 正当我忧心忡忡的时候,先生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你愿意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么? 我当然回答不愿意,做那只有坏习惯的公鸡会被砍头,谁会愿意被砍头呢。 先生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我当时还年轻,不曾多想,后来想了想,才发觉先生想必在那时已经做出了决定。 他想要做一只有坏习惯的公鸡,每天比其他公鸡早叫上一个小时,来提醒这个世界。 第二年,先生便发表了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争议的小说《1984》。 这部小说让先生成为了半个世界的敌人,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我想这就是做一只有坏习惯公鸡的代价。 但正因为如此,先生才是一位真正的作家,才值得我们的尊敬。 林子轩的确问了蒋京国这个问题,他也在考虑要不要把《1984》这部小说写出来。 《1984》和《蝇王》不同,《蝇王》只是寓言小说,《1984》却是政治小说。 《蝇王》讨论的是善恶的问题,更深层次则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1984》展现的却是极权主义统治下的世界,这是对政治制度的探讨和讽刺。 这本小说不仅会被苏联这样的国家禁止,由于小说内容具有煽动性和危险性,在西方社会也会被一些国家禁止。 在带来巨大荣誉的同时也会带来极大的抨击。甚至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奥威尔1949年出版了《1984》,1950年1月他就过世了,这是他的幸运,没有碰到之后《1984》遭受禁止和攻讦的遭遇。 林子轩还有很长的日子要活。所以必须做好面对一切的准备。 关键是他要不要做那只有坏习惯的公鸡。 他可以选择抄袭一些不带有政治倾向的小说,同样能获得荣誉。 在后世,有位名叫王晓波的作家写了一篇杂文叫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文章讲了他在插队的时候遇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猪。 这只猪像山羊一样敏捷,一米高的猪栏一跳就过;它还能跳上猪圈的房顶,这一点又像是猫――所以它总是到处游逛。根本就不在圈里呆着。 这只猪很聪明,会模仿各种声音,学汽车响、拖(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