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书稿的不同命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子轩这次来到美国一共带了三十本《高堡奇人》的书稿。   他在中国的时候就把原稿和排版的大样给烧掉了,连印刷厂相关的稿纸和油墨一起处理,务必不留下任何痕迹。   也就是说,整个世界就只有这三十本书稿了。   他取出十八本邮寄往美国各大城市的十八家出版社。   剩下的分为英国五本,苏联三本,日本二本,德国一本,中国一本。   这是因为他写作用的是英文,在英语系国家最容易出版,所以他把主要希望放在了美国和英国,至于苏联和日本等国,只是一种尝试。   这些书稿在各个国家经历了不同的命运。   在美国的十八家出版社里,有十家没有过初选,直接在助理编辑手中出局了。   并不是每一位助理编辑都喜欢科幻小说,也不是所有的助理编辑都会认真看书稿。   有人看了开头,觉得文笔不行就放弃了,有人觉得科幻小说没前途就懒得看了,还有人因为心情不好,或者有急事,连看都没看就扔进了垃圾桶。   这种事情在出版社并不少见。   有八家出版社的主编看到了《高堡奇人》,其中六家主编给否决了。   理由大多是没有市场潜力,设定哗众取宠,读者接受度不高,总之就是各种不看好。   由此可见,新人作家想要投稿成功是多么的困难。   戈尔丁的《蝇王》可是被二十家出版社拒绝之后,才能最终出版。   最后两家出版社觉得书稿还行,关键是林子轩的那个声明起到了作用,不要稿费和版税,可以随意出版。   其中一家出版社想让书稿的作者自费出版,还给林子轩写了封信。   林子轩留下的地址是假地址,自然收不到信件。   这家出版社就不了了之了,出版书籍也需要成本,出版社不愿意为新人作家浪费资源。   唯一剩下的那家出版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印刷了一千册《高堡奇人》,可惜在印刷好后印刷厂的仓库意外起火。书籍付之一炬。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堡奇人》在美国就没有影响力了。   一家出版社清理废弃的书稿,垃圾车把书稿送到垃圾回收站,在垃圾回收站的一位工作人员无所事事。就随手拿起一本书稿看了起来。   几年后,此人在美国创建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教派。   他把《高堡奇人》当成了预言书,并认为这是上帝的旨意。   上帝想要拯救世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上帝给了这个世界两种不同的未来。把选择权交到了人类手里。   是获得拯救还是走向毁灭,都在人类的一念之间。   他以为所谓的城堡就是上帝居住的天堂,而高堡奇人指的就是上帝本人。   他的这个理论得到了不少狂热基督徒的支持,很多基督徒认为这是上帝存在的证据。   在寄往英国的五本书稿中有四本被出版社放弃,最(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