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尔格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对这个其蠢如猪的官僚,他的心里只有深深的厌恶。 是的,自从慈父上台以后,对共产国际和非俄罗斯籍的苏共人士进行了强烈的打压。众多犹太人和波兰人都被调离了重要岗位,包括自己的老师,波兰人别尔津。同样也包括在列宁时期占据重要岗位的犹太人。 名义上,慈父是在打击托派,实际上,慈父针对的,就是非俄罗斯籍的国际派! 包括德裔,波兰裔,格鲁吉亚人以及众多的其它民族。 这很奇怪,慈父本人也是格鲁吉亚人。 但是如果从马基雅维利的实用主义角度出发,这点就不难理解了。 政治领袖的好恶标准从来不是什么党籍,血缘,民族,他们的判断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自己掌握权力有利。 列宁是通过国际共运起家,而国际共运绝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和非俄罗斯籍国际友人,十月革命成功后,这些人基本掌握了苏联绝大部分的关键岗位。 但同样是这些人,却是慈父在掌握权力过程中的政治对手。 他要掌握权力,必须依靠占人口比例最多,却没有掌握最高权力的俄罗斯族,而在俄罗斯族看来,这些犹太人现在已经成为了盘踞在俄罗斯民族头上的寄生虫。 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慈父的策略很简单,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愿望。 但是,即使是这样,也绝对不能将民族之争宣之于口,否则,苏联这个建立在共同意识形态而非共同血缘关系的多民族国家将分崩离析。 所以,任何政治斗争,只能冠以理念和路线来打击对手,而绝对不能喊出所谓的波兰帮,犹太帮! 但是,马卡洛夫这个蠢货,竟然将这个绝对不能宣之于口的事实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 看到佐尔格冰冷的眼神,马卡洛夫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 在现在这种政治生态下,如果说错了话,面临什么样的后果,马卡洛夫清楚的很! 并且,佐尔格明显已经掌握了自己谋杀同僚的一些马脚,如果佐尔格一旦选择将可能持有的证据上报,那即使是自己的上级,红旗集团军总司令布柳赫尔也保不住自己! 想到这里,马卡洛夫光滑的脑袋上顿时渗出了几滴冷汗,他眼珠子转了转,僵硬的脸上硬生生的挤出几分笑容,颤抖着肥厚的嘴唇说道: “亲爱的佐尔格同志,请原谅我的失态。您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我的情绪有点紧张了。至于您刚才说的事情,我想我们一定能找到共同点,比如说: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度假别墅。” 佐尔格的内心深处不由得“呵呵”起来。 这些家伙,何其浅薄,何其庸俗!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就这样沉迷于体肤之快,有什么意义? 这种人,永远体会不到为理想奋斗的快乐! 那(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