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场20几分钟丢球,对手还是巴塞罗那,接下去的比赛有多难打就可想而知了,这就好像你面对一个绝顶高手,还没过几招,肋部就挨了一记重拳一样。 但经过克洛普的调整,多特蒙德全队上下迅速稳定下来,就好像刚才梅西的进球没有发生过一样,这着实让“恩里克”心里肃然起敬,德国足球以坚韧著称,恩里克觉得1个球的优势还远远不到可以放松的时候。 巴萨少帅“恩里克”走到球场边连连做下压的手势,这不是稳一稳的意思,而是要求中场站住位置,领先以后,巴塞罗那的中场球员站位有些随意,这是有隐患的,巴塞罗那的主教练大多都是完美主义者,如果看过当年“瓜迪奥拉”执教巴萨的时候的球迷就会明白,无论场上局面怎么样,瓜帅都始终在场边手舞足蹈的。 经过10分钟的胶着之后,“多特蒙德”缓过劲来了,克洛普走到场边打手势,渣叔左手伸出两个手指,右手也伸出两个手指,然后把两只手交叉,这是要求场上球员频繁交叉换位的意思。 勤能补拙,既然实力不如对手,那么多跑动总是好的,多特蒙德两个边路开始频繁换位,这对于巴塞罗那的防守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多特蒙德边路球员每交换一次,巴塞罗那的防守体系就必须重新适应一次,这牵制了巴塞罗那很多防守精力,当然“多特蒙德”这么打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体能消耗太大。 后防有些乱,恩里克暂时没有调整,因为他怀疑多特蒙德的罗伊斯,皮什切克这样不要命的来回穿插能坚持多久?而且更重要的是,恩里克明白,打边路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传中的,只要“马斯切拉诺”和“皮克”把高球防守好,那么多特蒙德的边路突破就是白搭。 克洛普一看边路突的差不多了,那么中路也要跟上了! 还记得克洛普从2013年拜仁大胜巴塞罗那的比赛中总结出的经验吗? 克洛普高高伸出一个手指,但是伸了3次,这个动作其他人看不懂,但多特蒙德中场球员看懂了,本德,姆希塔良,奥巴梅扬依次布置在巴塞罗那的禁区前,就等着边路送出高质量的传中了。 但有一点克洛普没有考虑到,那就是当年巴萨惨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启用了年轻的后卫“巴尔特拉”,略显稚嫩的他很难符合巴塞罗那的要求。 可现在不一样了,巴塞罗那后防线上有一个非常稳定的“马斯切拉诺”,马斯切拉诺和曾经的阿根廷小个子中卫“阿亚拉”一样,个字矮,但是防守、对抗、卡位都是一流的,有他在,多特蒙德的进攻不会那么容易。 罗伊斯换到左边突破“阿尔维斯”以后,小火箭一扣球,然后看了看禁区里队友的位置,一看到队友的位置(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