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的十一月五羊城依旧高温,暑热严重。 附近的工厂内,屡屡有奴隶中暑晕倒,急得一些吝啬的工厂主,将连自家都不舍得用的冰鉴都扛了出来。 毕竟边上的青衣番子,已经来了! 这冰鉴不是用高山冰块,因为用高山冰块不仅贵还没多少。 所以这些冰块是怎么来的呢? 聪明人已经想到了。 没错,就是硝制冰。 本来硝这玩意儿在靖国很少,甚至可以说除了土硝的制作手段外,压根找不到硝石矿。 但硝对万岛之海来说不少,那里岛屿众多,很多岛屿是鸟类的聚集地,大量的鸟粪,无数年进行堆积。 当地人只知道用来肥田,压根不知道这些硝的作用。 而靖国这边控制了硝矿和鸟粪之后,也只能提取一部分使用,更多的还是当肥料或者制造炸药。因为洋流的问题,每次只有半年能运过来的量有限。 经常一半的时间过不来。 不过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 北边的苑阳侯高一派的北伐还没个结果,东边的瀛州大岛已经拿下了。 岛上火山多,硫磺也多,整个大岛差不多三州之地。 如今舒国和泗国两国的国君已经在各自的据点抢下一块地。 而明师道也是高手,除了彻底控制了航道之外,还和靖国驻两国的大使联手拿出了君主立宪制这一杀招。 皇帝一看,能靠这个伪装的议会,来操弄迁徙过来的世家和本地势力的对立。 只要底下的人彼此对立,他们就能当实权皇帝,因此就信了。 先是将议会开辟,接着搞出了两班大臣制度。 一边限制了世家的兵权,再给本地人一点兵权来养狗。 瞬间他们就坐稳了本地江山,将世家的势力削弱,同时引导地方斗争。 但君主立宪制分为有两个派系啊。 一个派系叫做虚君立宪。 顾名思义,不做解释。 想要当实君,其中一个前提就是你手头上要有兵啊! 闹了一年多的议会,终于还是炸了。 本来两国的皇室兵就不多,还依靠了本地人太多力量,并且为了消费靖国流过来的各种美酒和上好工艺品。 两国皇室和上议院的世家们开心的享受人上人生活,挥霍无度,亏空无算。 经常性的发不起饷银,甚至舒国、泗国两国皇帝因为联盟的统一铸币权还没到他们这里,听从靖国来的商贾想法,提前发了一堆的纸币,导致本地通货膨胀。 接着半个月前铸币权被联盟接管,然后两国皇帝如出一辙的宣布比价改为一万多本国货币,才能换一文钱华夏币。 然后两国皇帝没有跟其他国一样,选择两种货币并行的策略,因为华夏币是黄金抵用券。 金本位,本身华夏联盟银行是存多少黄金,就铸多少币。 绝对不多,也绝对不少。 说白了,联盟币是依托靖国的黄金市场撑起来的通(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