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大致说完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优化情报的传递系统。 第一增加情报传递途径,这个任务是首要的。 不管用什么办法,一定要做到海陆空都能用得上,保证情报传递的时效性和速度。 第二进行情报的完善整理以及分析,拓宽情报来源途径。 靖国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银钱开道,情报随行,总而言之,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第三就是分析速度,各部门之间的交互性。 没有战事的时候,一切以参谋部优先,若是有了战事,一切以各地的行参谋部进行调用。 反正就以上三点。 别看三点不多,但每一条下来,都需要靖国情报人员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铺设。 这背后不是钱就是人。 总之花销绝对不少。 “保证完成任务!” 翟理是个军人,不喜欢来虚的,所以在杨定的叮嘱之下,立刻就应了下来。 “那便好。”杨定颔首。 白葱没有着急说,而是递上来一封情报说:“何静突破西岸方向并且打穿军营的过程中,损失了十五万大军。” “哦?”杨定听得眉头一挑,惊诧问道:“不是西岸方向没有多少人吗?周岸是怎么做到的?” 杨定接过情报,看完以后啧啧出声。 何静惨胜啊! 上边详细的记载了何静战损的全过程。 一个叫做明师道的传令官,为了劝周岸执行国丈宇文昊的计划退兵,于是提出了一项退得不那么憋屈的计划。 那就是诈败,骗辰国大军冲入军营,最后一把火直接烧了。 顺道坑一把何静,能烧多少是多少,顺道将军营烧成白地,这样一来辰国若是打不穿清江,那么他们的运输线,就会暴露在靖国的兵锋之下。 不仅能退得有面儿,还能阻碍辰国南下的时间,给后方更从容的应对。 结果在执行这个计划的时候,降将墨恭发现军营乃是砖石居多的营地,不可能那么轻松的烧起来。 于是他根据了当天的北向微风,对计划进行了修改,将煤,湿气重的木柴架在火上,使得不完全燃烧的煤,释放出一氧化碳,直接将大营变成一个烟囱,哗哗的让大量的士兵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好死不死的是哪天北风就一直没大过一级,微风徐徐,军营内的士兵全部因为中毒昏迷。 然后被烤干的木柴燃了起来,整个大营真就成了一片白地,那些中毒昏迷的士兵,也就成了烤猪,真的都死了。 直接战损十五万,估摸何静想死的心都有了。 “明师道、墨恭。” 杨定说道:“明师道朕倒是见过一个,盘江县的守备。这个墨恭在奏报上看过,是辰国的降将,在周岸手下任命,不想是个有见识的人。这场烟放得好!得重赏!” 一听杨定这话,翟理就好奇的讨要了情报。 等看完以后,脸都憋(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