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山愣了一下。 成本? 这不是肉眼可见的钢铁产出吗?难道这里头还不够抵扣成本? 看着谢青山,杨定撇嘴说道:“冶炼中心需要建设高炉。就拿咱们面前的钢铁厂而言,高炉的数量应该不下万个,那么需要消耗多少的砖?” “除了砖,还有原材料的供给。比如煤、铁矿石等等。这些东西开采是需要成本的。” “而成本的支出从哪里来?只能以现有的钢铁生产所得,去销售,从而抵扣这部分成本。” 杨定大致算了一下,乱七八糟抛出去,然后再将部分钢铁卖掉维持生计,真正能落到朝廷手里的纯利,折合钢铁可能不超过一千二百万斤。就按一千二百万斤来算,一年的生产,也就只能用来武装二十来万人。 况且这些钢铁还要用在建筑之上,其他的兵刃制造上,二十万人都不现实,一年能武装三万札甲兵就谢天谢地了。 想要全员札甲可以说很奢侈的呢! “这……”谢青山愣了片刻,杨定继续解释,“不过还好,过几年成本完全折算完,高炉使用折旧之后重建的成本就会便宜很多。不过终究还是工艺不到位,若是工艺上去了,何愁成本的问题?” 杨定在摇头,靖国的生产力可以说已经到头了。 如果基础科学不能突破,再牛逼也是白搭。 现在的靖国生产,若是放在地球,绝对会被喷得狗血淋头。 因为这根本就是在浪费资源! 破坏环境! 割鸡几都不能弥补你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那……那该如何是好?”谢青山看着满目的高炉,心理焦急。 明知这些是金山,可是杨定却告诉他,开采的资本的奇高,但是靖国需要变强也刻不容缓,每一笔钢铁都是需要的用在刀刃上的啊! 作为一个伴随着靖国成长而变老的老臣,他谢青山不觉得自己能坚持多少年了。 “只能多设几个厂,同时将研究如何增加产能,减少消耗的课题丢给太学,让学者们组成攻坚团队,想尽办法提升产能。” 杨定看着包围在城墙之间的冶炼中心,苦笑说道:“朝廷可没有那么多钱来收购整个中心的钢铁。必须让产出的钢铁可以变成刀剑兵刃,然后卖出高价,不断回血造血,最终扩大的靖国的所有的冶炼中心。” 历史是有教训的,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下场很惨烈。 三年饥荒,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产物。 杨定也是清楚,所以没有嚷嚷什么大炼钢铁的口号,只有划了一个个冶炼中心,让他们一边炼制钢铁,一边按照指导价格卖出高价,不断从市场回笼资金,壮大扩建。 若是盲目将大笔的资金砸进去,杨定感觉很多地方新贵,就有可能铤而走险大肆私炼钢铁。 事实上最近从三厂和锦衣卫的报告来看,地方已经出现了私炼私铸的苗头,(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