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147国民英雄布拉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9章147国民英雄布拉格   在低温物理学上,人类对温度的探索,基本上是呈一个V字型过程。   从干冰到液氧,再到液氮、到液氢,英国人之所以能一直走在低温物理学的前列,主要功劳都要归到戴维-法拉第实验室的前任主任,杜瓦爵士身上。   可惜因为种种原因,在离最低温度就差临门一脚的时候,杜瓦被别人给抢了先。   就在杜瓦成功液化了氢气前后的同一时间,之前被认为只存在于宇宙当中,从太阳光谱中发现的“太阳元素“氦”,也被人们成功地从地球上找到并分离了出来。   作为地球上最后一种还没有被液化的气体,液氦就成了这场低温竞赛的终点。   谁能最先找到液氦,谁就能夺得最终的胜利。   荷兰莱顿大学的昂内斯教授,成为了那个笑到最后的人。   他最先液化了氦气,打算在液氦的基础上,继续向温度更低处出发。   然后他就在实验中,偶然发现了水银的超导现象。   于是人类对低温物理学的探索,就此发生了转折。   之前大家只是想要比,看谁能达到的温度更低。   可是由于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温度越低,实验进行的就越困难,大多数科学家们就开始转变思路,寻找起超到临界温度更高的材料来。   但和当初的低温竞赛时不一样的是,那一次是给定了目标,就看谁能先把氦气液化。   而这一次,纯粹是比谁的运气更好,在那么多个元素组成的周期表上,想要找到超导临界温度最高的一种,那么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昂内斯1911年,发现超导效应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了临界温度为4.2开尔文的水银。   两年之后的1913年,他又找到了临界温度为7.2开尔文的铅。   可是自那以后又过去了十几年,人类能找到的超导临界温度最高的元素,仍然是这个7.2开尔文的铅。   不过在这十几年里,人们对超导材料的探索,始终都在围绕80号元素汞和82号元素铅的周围取得成果,在这些主族元素的范围里,陆陆续续地找到了锡、镉、锌的超导临界温度。   而常见的一些金属,比如金银铜铁,钠镁钾钙等等,却始终没能在常压下,发现它们当中存在超导效应。   陈慕武之前建议仁科芳雄,探索一下夹在汞和铅之间的铊元素的超导效应,也十分符合现在物理学家们探索超导临界温度的逻辑。   可能是因为材料很难寻找不太常见的缘故,还没人把超导的目光投向到过渡金属这里,所以陈慕武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老布拉格帮他寻找了一堆过渡金属回来。   虽然从各种托关系找门路,千辛万苦找来的那六种金属材料里,有五种都没能在3开尔文在实验环境当中,发现它们具有超导效应(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