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武元爽和武元庆很是高兴。   一些文人书生在知道了武元庆拒绝了皇族的婚事,顿时是高度的赞扬了两人的行为。   纷纷称赞两人有古代先贤之风。   不为五斗米折腰,宁死不食黍米。   有骨气,有志气,不为权贵低头。   敢拒皇族之婚,尽显文人之风。   真是响当当的古代先贤风骨也!   这些称赞,让两人有些飘飘欲仙的。   皇族又如何?   王子又如何?   我就是看不上你们,我就是不把女儿嫁给你们!   你们能耐我何?   我们就是这么有骨气的读书人!   一想到那些文人的追捧,两人心情顿时是高兴无比。   心情一高兴,自然是要宴请宾客了。   一连好几天,应国公府已经举行了不下十场的宴会了。   应国公府的舞姬,都快要成为清楼的妓者了。   这天,和往常一般。   起来之后,武元庆就吩咐家中的侍从,准备酒宴。   今天,他要宴儒家学院的讲侍。   大唐的文风越来越盛了。   国家强大,文风也胜了起来。   安稳的环境,让人能够安心读书,故而每一年都有一些才子在长安城之中崭露头角。   而儒家学院的讲侍,基本上都是属于很有文采的,其中不缺乏名扬长安名扬大唐的诗人、书法家、绘画家。   不到午时三刻,家中就传出了浓郁无比的酒菜的香气。   武士彟在死之前,为这兄弟两人留下了丰厚的家产,就算两人挥霍十几年,也挥霍不完。   更何况,两人都是贵族,领着大唐的食禄,是有封地有庄园的。   所以,更不担心金钱的问题了。   每一次宴会,必是好酒好菜好侍候,让客人宾至如归。   时间一晃,都已经是晌午了。   两人坐在大堂上,正在闲聊着。   突然,武元爽开口,道:“兄长,如今都已经是晌午了,为何独孤兄和令狐兄还不见来?”   “莫要着急,前日已经是商议好了的,必然是会来的。”武元庆脸上带着微笑说道。   独孤家在大唐,也算是一个世家了。   其中最出名的人物就是李渊的外公独孤信,号称是历史第一岳父。   生的几个女儿,都当了皇后。   而这个家族,就是从独孤信以后再次的复兴的。   现在已经传了五六代了。   不过,和很多的世家差不多,这传承的久了,家里面就容易出一些无赖子。   而这令狐家族,在大唐也是世家,家中也多出无赖子。   而且,在长安这个纨绔子弟到处有的地方,这两家人的子弟的名称比程咬金家和尉迟恭家还要差。   历史上的温庭筠温八叉少年成名,就喜欢跟独孤家令狐家的无赖子一起玩,差点引来了杀身之祸,还好他跑的快,要不然早死翘翘了。   这年头,交友须谨慎啊。   两人在家,一直等到了落日,也不见到有宾客来,不由的感到有些奇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