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纳科乔的边缘区域,一只白色的猴子正在断壁残垣之间缓慢的攀爬着。 它的背上还有一只鸡。 这只鸡被一根藤条绑在猴子的身上。 鸡的喙是碎的,似乎前不久撞在了什么东西上。 另外,猴子的腰上还帮着一个硕大的蜗牛壳,直径十厘米的那种,蜗牛壳里面还有土壤。 猴子走得跌跌撞撞的。 它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奇妙的状态。 它知道自己在思考。 对的,没错,一直到某些特殊或然神出现为止,在地球上,就只有“智人”这一个物种知道自己在“思考”。 当然啦,当然,其他动物并非不会思考。 实际上,动物比人类想象中要聪明得多。 2016年鸟类学家哥斯福(Bobgosford)就发表报告,强调有许多记录显示,黑鸢(Milvusmigrans)与褐隼(Falcoberigora)在澳洲北部造成野火扩散。 黑鸢与褐隼的种名表示,它们连属名都不同,完全不是一个种。 但是这两种鸟都会叼着野火的火源,在草原上扩大火势。 这一点,很多消防员都有目击报告。 但是在澳洲之外的地方,其他的黑鸢与褐隼都没有这种行为——这就代表这并非是本能反应,而是某只“燧鸟氏”突然开窍之后,猛禽自发完成种间学习的结果也得亏这种事只是偶然发生在澳洲,并且还是在21世纪才学会。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非洲—欧亚大陆【或称“旧大陆”】,那人类文明的进展都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黑鸢与褐隼并不是大脑最为发达的鸟类。 实际上,鹦鹉和乌鸦智商明显要高于这些脑子里只有吃肉下崽的猛禽。 如果只看上界的话,鸟类甚至有可能具备“保存火源”的智力。 这一度颠覆了人类对“智能”的认知。 鸟类的大脑和人类的结构差异很大,它们大脑的主要部分是膨大发育的纹状体(在包括人类的哺乳纲,纹状体中被新皮层覆盖包裹,主要负责非陈述性记忆的形成和决策、情绪等“潜意识”活动)。 蜥形纲—鸟纲的生物在大脑上天然就劣于哺乳纲。 但是,作为恐龙时代在现代的残响,鸟类的大脑也是经过了上亿年的发展。 纹状体在鸟类那最后也发展出了类似人类大脑皮层的复杂功能与脑区划分。 鸟类有可能拥有智能,但是这个“智能”或许会与人类截然不同。 不,不只是鸟类。 不同物种的神经元在功能上没有本质区别,而具体到一件行为上,需要的神经元也未必很多,就算是脑子绝对/相对不够大的动物,在处理一些特定任务的时候完全有可能构建出一个媲美甚至超越人类的小规模高效神经网络。 肉食亚目的猫猫狗狗在“吃肉”这件事上,会表现得比人类预估得更加聪明(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