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李翎现在落在他手里,长孙无忌恨不得给李翎上一千种刑法,来出这口窝囊气。 可惜,这不过是在做梦罢了。 如今长孙无忌更多的是在担心自己的仕途。 因为这件关系到大唐安危的事情被搞砸了,肯定没有那么容易就能翻篇的。 果然,在这一瞬间,李世民的脸上的失望毫不掩饰的显露了出来,他接下来的话更是意味深长,让长孙无忌感觉到了害怕。 “看来,李翎是不待见啊!也许,换一个人去的话能够解决我大唐现在的困境!” 李世民闭上了眼睛,自顾自的说道。 “看来陛下要换人了!” “谁能够去跟李翎讨来粮食,那谁就能够得到重用了!” “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 “若是能够立下此功,那岂不是有朝一日也能够获得陛下垂青臣,给为社稷重臣!” “宰相!” … 这话一出,顿时朝中很多大臣们莫名激动了起来。 他们可是都是些人精,李世民放个屁,他们几乎都能嗅出李世民吃的什么饭。 所以,一时间这些大臣们都有跃跃欲试的想法。 长孙无忌此时心情更是跌倒了低谷,羞愧的低下了那原本高傲的头颅。 李世民则是目光扫过众臣的脸,在考虑自己要派往大秦买粮的人选。 就在他的目光落在岑文本上时候,李恪和李治两人相视一眼,却是齐齐的站了出来,异口同声的奏道: “父皇,儿臣有事要奏!” 李世民听到这两儿子的话后,这才打起精神来,看着两人一眼后,诧异问道: “你们两人有什么事情要奏?” 李治和李恪两人打了个眼色,李恪便先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这件事怪不得长孙大人。长孙大人此前的种种作为那也是为了我大唐好,只不过他棋差一招罢了。 这件事不过是李翎在公报私仇,借此机会把长孙大人这些年来的不满发泄出来而已! 所以儿臣一以为,这一切罪在李翎,而不能怪罪长孙大人!” “哦!是吗?” 听到李恪鲜有的为长孙无忌说话,李世民也是不禁感到诧异。 难不成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这李恪怎么还为长孙无忌求情了呢! 其实不仅是李世民,满堂的文武百官甚至是长孙无忌自己也是为此感意外,他们也没想到李恪会做出这种事。 按理说李恪可是李治的死对头,也就是长孙无忌的对头! 李世民料到这两儿子走出来不简单,便转头看向李治问道: “李治,你又想说什么呢?” “启奏父皇,儿臣跟三哥一样的意见,以为这件事不能怪长孙大人。长孙大人既然以二十倍的价格收购大秦粮食,更向李翎道歉,其实已经表明了我大唐最大的诚意。 可是这李翎小肚鸡肠,却是接机报复,分明是欺负我们大唐势弱,更是借益州的事情借题发(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