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韩掌柜这话,宋甘才放心下来,又不忘叮嘱道: “韩掌柜,你可要记住不要舍命不舍财,你这些奇珍阁里的东西尽量不要带太多,以免引出什么动静,被人给告了官! 你们这些太原城的府尹张路看样子跟李恪关系不错,再者这太原城可是晋王的地盘,这里不可能没有晋王的眼线。” “感谢大人提点,小的明白该怎么做了!” 韩掌柜为人精明,虽说是个生意人,但却也不是那种钻进了钱眼里面的商人。 所以他倒是很清楚自己眼前的形势是何等的危险。 不过,好歹宋甘和宋应星两人的这番话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半个月一晃而过,大秦和大唐两国也都相安无事,其他小国自然也不敢放肆。 倒是那吐蕃的松赞干布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禄东赞已经在积极的搅和起来,并且取得了天竺国新国王的信任。 这半个月里面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韩掌柜在收到了李恪的金子后,在宋甘和宋应星两人帮助下,已经全家移民到了泰阿城里面。 这韩掌柜听了两人的话,倒也是果断,只是带上了家里的一部分金子,便把店转包给了店小二,只要店小二每年给自己送一部分钱便可。 李翎大方的送了他一间商铺,又让人好生的照顾好他的安全,算是在泰阿城里面安顿下来,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开了一家杂粮店,经营的也倒是滋润。 李恪那边,在他将这黄铜座钟运回府后,却是不知是何远古,让人封锁了消息,并没有立即去长安展出此物,也没有把它送给自己父皇,似乎是在等待着某个时机。 李治和长孙无忌两人却是偷偷的勾搭上,开始为此事忙活起来。 他们也在等待着李恪的动作,以找机会让李恪下不来台。 而此时,泰阿城里的天工坊里面,那是格外的热闹。 李翎一直期盼的事情,经过半个月的准备,也快要变成现实了 现在宋应星带着天工坊的一众工匠们,也是在日益忙碌着,正在加大黄铜座钟各个部件的产量。 当然,为了扩大这黄铜座钟的产量,宋应星又招募了新的一批工匠,参与到这场大生产里面。 当然,他为了保守这个黄铜座钟的秘密,故意将这些工匠分成了十几组,这十几组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再造的是什么。 再加上座钟部件非常多,又是极为精巧的组装之物,除了第一批极为出色的工匠外,其他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大东西,只觉着这物件看起来特别奇怪好看罢了。 这批工匠其中有不少都是大唐来的,便是李翎此前精心挖墙脚挖来的那些人。 他们的技术精湛,要比大秦本地的这些工匠强了不少。 这事因为大唐可是此前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不论经济水平还是技术水平那都是顶尖(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