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影响周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淮南,这个地方在最近的两个月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座座煤矿被建立起来,随处可见的都是黑乎乎,只剩一双眼睛的挖煤人。   中国使用煤炭的历史悠久,只不过用量一直都不大。又或者说,全世界都是这个样子,在蒸汽机出现之前,对煤炭的需求量都不大。   但是,当蒸汽机出现后,对煤炭的需求就一直在呈指数级增长。   去年,南京地区一年的用煤量大概在几十吨左右。而今年,单单一个五月份,南京的煤炭消耗就高达几千吨。   这庞大的需求,直接就带动了周边的煤炭开采行业。   以前很少有商人涉足煤炭开采,毕竟挖出来也不好卖,缺乏市场。   而现在他们却不用担心市场问题,只要挖出来运到南京就有工厂抢着要。   所以,淮南这个盛产煤炭的地方,一下子就变得火热繁华了起来。   大量的商人购买了各种开采工具,雇佣了大量没地的佃农进行煤炭的开采。   而这些工具,又都是从江南钢铁厂买的。   一艘大船上,那些长方形的铁斗车连接不断的被推下来。   这些是江南钢铁厂出品的矿石运输车,全钢铁结构,非常耐用。大小适中,方便一人推拉。   一辆这样的铁斗车就需要二十两银子,但从提高效率来算,用这种车子比用传统的木制独轮车划算的多。   也只有这种铁斗车,才能够承受的住矿上的那些高强度作业。用木制的车子,干不了两天就得报废。   除了铁斗车,二头锄,锄头,铁锹等钢铁制品也在大量的被搬下船,分到了那些矿工手里。   这些都是提高挖矿效率的必备工具,是江南钢铁厂特别研发的。   而搬空了的船只,接下来就开始装煤炭,运往南方。   天下熙熙皆为利兮,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江南的变化,对周边的影响非常巨大,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   就像是淮南,很多佃农就发现,给地主种地远不如去矿上挖矿。   如此以来,地主请佃农都不得不稍微提高了点价钱。   不但佃农,就是一些有地农民,在发现挖煤比种田更加划算后,也都纷纷改行挖煤。   既然种田不划算,那还种什么田。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农民,直接就把田卖了,一家人都去挖煤。   男的挖煤,女的在矿上负责烧水做饭。   虽然挖煤这份工作非常的幸苦,但种田也幸苦呀,而且种田还很难养活自己。相比之下,挖煤比种田好多了。   一些大地主看到了挖煤赚钱,也纷纷把藏在地窖里的银子挖了出来,投资了挖煤事业,购买了有煤炭的矿山,购买了挖煤工具。   还有一些布匹商人和盐商,他们的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南方的廉价商品把他们挤压的无法生存,大量的布商和盐商破产。   无奈之下,他们也只能改行,选择投资煤(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